記者:常宇
近年來中國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境外企業集團紛紛在設立對外事務部,例如:騰訊、阿迪達斯、恒天然、強生、殼牌、阿里巴巴、拼多多、軟銀、德勤、美職籃、谷歌、智聯招聘。對外事務部主要負責與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對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更多是起到保駕護航、化解風險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政策研究能力、危機應對能力是對外事務部從業者的能力素質要求,尤其危機應對能力,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近日記者獲悉,法國著名旅行零售集團拉格代爾聘請于劍先生擔任中國區副總裁,專門負責對外事務。就此,記者采訪了旅行零售公司副總裁于先生。
近年來,拉格代爾在中國發展很快,作為一家專注于在機場和高鐵站等做旅行零售業務的公司,該公司的業務模式越來越得到國內主要機場的認可,并借助拉格代爾的專業水平聚焦商業品質升級,打造商圈式購物體驗,通過開設精品店鋪,完成機場商業的全面升級。經過咨詢內部人士,記者了解到,隨著業務擴展,拉格代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中國的免稅政策、疫情防控、企業文化建設,最難的是如何讓更多的機場或高鐵站了解拉格代爾的業務模式。如何破局,單純依靠目前的團隊已經無法解決上面的問題。
經過咨詢,拉格代爾決定成立對外事務部,希望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院校智庫、新聞媒體等諸多機構建立聯絡渠道,以解決上述面臨的困難。經過層層篩選,世界著名時尚品牌開云集團中國區總裁辦負責人、政府關系總監于劍進入拉格代爾的視野。查閱于劍的過往經歷,記者發現他擁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曾在政府部門有10年的工作經歷,2004年離開政府,先后在正大集團、家樂福、雅詩蘭黛等外企擔任高管,不僅擁有豐富的營運經驗,在危機管理方面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比如,他曾擔任新浪網、騰訊財經專欄作家,發表了很多危機管理方面的文章,并提出了企業危機管理3K原則和企業危機管理組織免疫理論,不僅如此,他還解讀政府政策方面有豐富經驗。
記者曾有幸參加過于先生舉辦的危機管理培訓課程,其中一個實戰案例讓記者記憶猶新。這個案例是關于如何利用獨創的3K原則解決企業難題的。所謂3K原則,就是Key People,Key Time 和Key Point,這是于先生在多年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原則。2010年家樂福計劃重新裝修武寧路家樂福,在外墻繪制一副壁畫,但是因為一開始的溝通問題,地方政府不允許企業擅自繪制壁畫。后來企業讓于先生來處理此事。經過用3K原則分析,于先生確認了Key People:區長;Key time:世博會前期;Key point:向世博會致敬,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按照上述方案,家樂福再去找政府溝通,結果出奇的順利,在區長的大力支持下,武寧路家樂福的壁畫設計最終通過了審核,并成為蘇州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利用3K原則,正確解讀政府政策,最終實現企業、政府雙贏。
危機公關,這四個字在公關危機中仿若洪水猛獸,令人談之色變。盡管在人類源遠流長的商業史中,危機公關這個概念在現代才提出,但危機公關在商業的萌芽階段就已存在,并隨著商業的不斷發展而變換形態。現代企業也越來越關注危機管理團隊建設,據獵頭公司介紹,現在不光是外企,民營企業甚至是國營企業,也越來越關注危機管理團隊的搭建,但是市場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仍然稀缺。但據記者了解,現在專業的危機管理人員非常少,很多人都是轉行過來做,水平就很難保證了。
在危機公關處理領域從業20多年的于先生,對于企業危機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危機管理組織免疫理論。所謂危機管理組織免疫理論,其實就是仿照人體免疫系統,建立一套企業自身的危機免疫體系。通過建立合理、完善及高效的組織架構,使企業對各種風險因素做出及時的識別、敏銳的反應,從而使企業具有自身預警、診斷、治療、防衛的功能(類似人體的免疫系統),這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危機管理水平和應對危機的能力。按照組織免疫理論構建了企業的危機管理團隊。比如企業在和某公司簽訂戰略投資協議時,于先生首先在公司內部建立危機預警機制,進行全方位輿情監控。其次,他非常重視培訓,而這種培訓不是針對自己部門,而是針對企業高層,他一直認為:總裁往往是危機管理的第一人,如果總裁沒有危機管理意識,再好的危機管理團隊都是空架子。
正是由于于先生在危機管理、政府關系方面豐富的經驗,不僅讓企業和政府建立了良好關系,促進了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同時還做了大量的公益工作,比如去年疫情期間,于劍代表開云集團和中廣協合作,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反響良好,做到了政府、企業、公眾的多贏。
所以,拉格代爾集團邀請于先生加盟也就順理成章了,企業也許就是要借助他在危機管理以及溝通方面的專業技能,幫助企業加快在中國的發展。據悉,自于先生擔任拉格代爾對外事務部副總裁以來,拉格代爾開始加大和政府部門的溝通力度,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也越來越重視。雖然是法國企業,但是拉格代爾集團一直非常重視在中國的本土化,2021年11月還成立了黨支部。企業的改變,彰顯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作為與政府、公眾溝通的強有力手段,公關正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尤其是危機公關,更是考驗企業應對能力的標桿。危機公關從幕后走向前臺,折射出一個信號:企業的業績不僅僅體現在財務損益表,善于溝通,防患于未然的企業,才是確保基業長青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