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瀏陽2月4日電 (記者 唐小晴)邀請民營企業家坐會議主席臺,拿出1億元“真金白銀”重獎871家(次)民營企業;每年將統籌至少10億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2月4日,湖南瀏陽市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召開會議,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措施,為民營企業助力。
當日,瀏陽表彰近年來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民營企業和先進個人,現場兌現1億元政策獎補資金,發布《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下稱“民營經濟十條”),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22年瀏陽已兌現本級激勵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資金13.23億元。
1993年瀏陽正式撤縣設市。30年來,瀏陽GDP增長了85倍,突破1700億元;財政收入增長了82倍,邁上140億元臺階;市場主體從不到2000戶增長到突破15萬戶;瀏陽從國家級貧困縣發展到2022年躍居全國百強縣第7位。
政策兌現。 唐小晴 攝在瀏陽趕超跨越的征程中,民營企業與瀏陽共同成長、相互賦能、彼此成就,創造了今天的“9996”民營經濟新格局,即民營企業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0%以上,為全市貢獻了約90%的GDP、90%的就業和60%的稅收。
特別是2021年以來,瀏陽堅持將營商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來打造,深入開展千名干部聯千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等行動,出臺“紓困增效”助企十條等惠企政策,推深做實“企業家接待日”“千企幫扶”活動,為廣大民營企業和市場主體培育了良好的發展土壤。
截至目前,瀏陽有民營企業超過3萬家、市場主體超15萬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900余家,包括百億級規工企業2家,A股上市企業9家,高新技術企業565家,連續3年蟬聯“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環境標桿縣(市、區)”,2022年被評為“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
長沙博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去年投資12億元建成了新增產能20億元的汽車輕量化精密零部件的生產、研發基地。董事長蔣劍鋒表示:“這些年來,無論是政策惠企、要素保障,還是領導聯企、專員服務,瀏陽市委、市政府和經開區都給予了我們全方位的關懷和支持。尤其是去年,園區開展企業服務提升年,我們在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方面,都得到了點對點服務。”
瀏陽此次發布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提出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等10條措施。
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朱東鐵說,“十條措施”中的每一項舉措,都明確了具體的牽頭單位,要相關單位把幫扶政策落到實處。
“企業家創業很不容易,要克服各種困難。在支持企業方面,我們一定不遺余力、竭盡全力,通過誠心聯絡、用心幫扶、專心服務、精心護航、清心交往,讓企業家在瀏陽享有極高的尊崇禮遇、極優的政策支持、極速的辦事效率、極強的法治保障、極佳的政企互動。”朱東鐵說,瀏陽將以“項目建設提速年”和“營商環境提質年”為抓手,大抓經濟、大強實體、大優環境,堅定不移推動瀏陽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