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22年涉疫類消費糾紛和經營者關停跑路類投訴明顯增多。大額商品、在線服務領域新老問題交織,如房地產消費領域的捆綁銷售、爛尾問題,汽車消費領域的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培訓服務領域的賠本式承諾圈錢、培訓貸問題,以及會員服務領域的“套路”頻出問題等。
在線會員服務領域問題主要有:一是智能電視平臺“套娃式”收費引發消費者不滿。由于智能電視系統內各模塊資源相互獨立,消費者連續充值卻仍無法觀看全部視頻內容。
二是視頻平臺會員服務體驗不佳。視頻平臺限制原會員用戶手機投屏功能,若解除限制需購買更貴的增值會員服務。消費者支付的費用越來越高,但體驗卻大打折扣。
三是婚戀平臺會員服務存亂象。一些婚戀平臺收取高額服務費,但實際服務達不到約定標準,有的對會員信息審核把關不嚴,甚至提供“婚托”虛構交友、結婚需求欺騙消費者。
四是網絡會員服務默認自動續費。一些網絡會員服務平臺先誘導消費者免費使用,到期后未向消費者充分告知或有效提醒消費者情況下自動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