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0日電 (記者 李金磊)“建議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完善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管理會計咨詢專家張連起對中新財經表示。
此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要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逐步縮小職工與居民、城市與農村的籌資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平。
“當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待遇水平低,不同地區之間特別是與職工養老保險之間發展不平衡?!睆堖B起說,“我國農民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新時代鄉村振興,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更應當有歷史主動,反哺農業農村農民。”
為此,張連起建議,一是充分發揮財政積極精準可持續效能。適當加大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分擔比例,縮小地區間差距。調整優化各級財政對職工、居民養老保險補貼比例,統籌考慮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幅度和頻率,逐步縮小職工與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籌資與保障待遇差距,實質性縮小城鄉居民在享受社會保障服務方面的差距。
二是協調財政、農業農村、社保、民政等部門積極作為,形成合力。當前要把提高農村老人基礎養老金水平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加快推動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三是加強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銜接。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協調配合,推動法定人員全覆蓋。優化完善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銜接政策;探索完善與低保制度的統籌銜接,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兜底保障;適當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
四是完善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動態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和基礎養老金水平,力爭養老金增幅不低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綜合物價指數。完善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掛鉤的最低繳費檔次動態調整機制,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規模,提高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鼓勵和引導農村靈活務工人員參保選擇高檔繳費。落實困難群體幫扶政策,防止因老因病返貧致貧。
五是建強扎實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機制,穩步增加對農民的補助補貼,筑牢社會安全底網。探索建立農村產權置換社保制度,建立健全農民職業保障制度,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