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來自崇正書院、鯤池小學、鎮海區實驗小學、仁愛中學、龍賽中學、鄞州高級中學等區內外學校的500多位學生和家長,參加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鎮海園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專場活動。
5月19日至21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舉行“遇見科學 預見未來”2023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全市600多位中小學生和家長現場參加,線上累計觀看者達200萬人次。
“今天,我們當了一回科學家。”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鎮海園區,面對“瓶子里的多彩世界”“金屬變變變”等6個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小實驗,在志愿者講解下,學生們用眼看、動手做,體驗奇妙的科學世界。
學生和家長參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技成果展廳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開啟新材料之旅,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深刻了解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與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勇于率先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建所精神。
《睡美人》《杜甫的野望》《葡萄成熟時》《小黃鴨》……在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新材料電鏡攝影展上的許多作品,讓不少學生大開眼界、駐足深思。借助先進的科研測試儀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師生員工有幸可以看到奇妙的微觀世界。電鏡攝影所用的拍照相機不是市民手中的普通單反機,拍攝對象也不是風景或人像,而是用電子顯微鏡等高科技設備拍攝出微米級、納米級等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微觀材料世界。
“我最喜歡的電鏡攝影展作品是《詠白菜》,它是增材石墨烯SEM圖。通過志愿者介紹,我在欣賞石墨烯微觀世界之美的同時,也了解到單層石墨烯厚度僅0.3納米。這一新材料擁有‘新材料之王’美譽,集超高導電性、超高導熱性、超高強度與高透光等眾多優異性于一體,讓諸多領域的應用皆有無限的可能性。”仁愛中學學生說。
“在你們這個年紀,我對科學也很感興趣。激光的本質是相干電磁波。”在學生期待中,英國皇家工程院教授、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激光極端制造研究中心主任李琳,分享“現代生活中的激光制造”主題科普報告。李琳深入淺出地講解激光的原理與特性、激光制造的特點和應用領域以及未來的發展和應用潛力,并和線上網友、現場學生互動交流,助力大家認識不一樣的激光。
公眾科學日活動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推動實施“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計劃的品牌性、公益性科普活動,是中國科學院第十九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之一。該活動已連續舉辦13年,累計接待逾5400名來訪者現場參與,向全社會展現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眾多科研人員和志愿者支持、配合下,公眾科學日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研究所近年來的科技創新成果,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激發了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作者: 傅樂怡 來源: 鎮海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