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綠色能源技術,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高、不占用土地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等特點,是全球風電發展的最新前沿,也是未來新能源發電高增長的產業之一。6月28日下午,由杭州市科協主辦,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和上城區科協聯合承辦的杭州科學大講堂第197講,邀請到了浙江大學教授徐政作題為“海上風電送出的八種典型方案及其關鍵技術問題”的科普講座,來自上城區的100余名科普工作者聆聽了講座。杭州市科協相關負責人為徐政頒發了大講堂銘謝牌。
講座中,徐政從我國“雙碳”目標背景下,大力開發海上風電技術的重大意義談起,介紹了包括基礎及塔架技術、風力機與發電機技術、風電場并網技術、風電場建設技術、風電運維技術等海上風電開發涉及的五大技術領域,以及海上風電技術今后的發展趨勢。他詳細地講解了海上風電送出的八種典型方案及其關鍵技術問題,對每個方案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匯總和分析。
徐政還對比了工頻、低頻、跟網型和中頻構網型風機等的優劣勢,指出采用DRU作為海上換流器的中頻構網型風機海上風電直流送出方案是海上風電送出的終極方案,經濟性和可靠性顯著,值得加速開發和利用。
整場講座專業嚴謹,內容充實,在場的聽眾們紛紛表示,此次講座讓他們對海上風電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充滿了信心。
在互動環節,徐政也耐心細致地解答了在場聽眾們提出的問題。
來源: 杭州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