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茂名7月17日電 題:金融活水澆灌廣東高州“果園子” 助推龍眼產業“加速跑”
中新網記者 蔡敏婕
作為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7月起,高州的龍眼陸續成熟,開始小批量摘果上市,不少果商老板、電商主播已前往果園進行整園批包及采購。
當下,黃澄澄的龍眼掛滿枝頭,廣東茂名高州彌漫龍眼淡淡清香。清晨,高州分界鎮江記水果專業合作社的龍眼堆成小山,20多名工人們身穿統一服裝用鑷子挑選新鮮果肉,再由自動烘干機把“白胖胖”的鮮果肉脫水成干變成金黃色的桂圓肉。
江記水果專業合作社的龍眼堆成小山 陳楚紅 攝分界鎮是世界儲良龍眼發源地,也有加工龍眼的傳統,被稱為“中國桂圓加工第一鎮”,海內外龍眼鮮果均匯聚到此交易,由當地及周邊縣市的桂圓加工企業(專業戶)制成桂圓肉(干),再匯集到分界銷往各地。
看中當地加工龍眼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前景,2017年高州分界鎮江記水果專業合作社成立,但是在成立初期遇到資金周轉的困難。“剛成立時,資金緊缺,當時郵儲銀行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拿到資金后,我們購買了一部分設備,為我們加快生產、滿足訂單需求提供了保障。”該合作社負責人何木英說,與此同時,銀行在拓展銷路方面也是給予幫助,幫忙把龍眼制品銷至全國各地。
工人們身穿統一服裝用鑷子挑選新鮮果肉 陳楚紅 攝“今年是龍眼豐收年,目前每天大約需要加工處理約1200斤龍眼,預計加工產品售價與往年基本持平。”何木英希望未來進一步改進技術和提高質量,逐步走進港澳地區市場。
何木英的貸款經歷是金融機構支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龍眼季,無論是生產端的農戶、供給端的采購商,還是銷售端的電商,都有資金需求。
何木英展示龍眼制品 陳楚紅 攝近兩年來,高州市政府發展數字金融,使得產供銷各端的小微群體通過自己的手機,就能獲得數字信貸。針對龍眼產業不同主體的資金需求特點,當地銀行從農資配送、種植、收購、包裝、銷售、物流和加工等環節提供全產業鏈的信貸支持,破解中小果農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我們通過產業鏈貸款,對種植戶、加工、批發零售等環節提供資金支持,并通過整村授信方式滿足信用村客戶的資金需求。”郵儲銀行高州支行信貸部經理龍海嬋介紹,通過郵銀協同的方式,為客戶提供電商、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務。
為了幫助果農打通銷售渠道,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當地有關部門通過多種方式,擴大龍眼生產,推動高州龍眼“走出去”,為果農賣個好價錢。“公司7月初正式開賣龍眼,目前每天出貨量幾百斤,日打包量達到2500件以上。”當地一家龍眼銷售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得到上述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與互聯網、物流、電商平臺等多方面合作,推進品種改良、果園改造以及建成冷鏈物流線,提升高州龍眼品質,并在此過程中增加果園農戶收入。
為做好龍眼營銷工作,促進果農持續增產增收,擴大高州龍眼影響力,高州正謀劃2023年高州龍眼營銷系列活動,包括舉辦龍眼品果節;7月下旬,高州龍眼企業將前往銷區市場進行推介。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目前,龍眼產業發展仍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標準化的龍眼產業發展體系等難題。”高州市分界鎮人民政府農業農村辦主任鐘慶洲說,首先,將加強龍眼加工和深加工的技術研發和推廣,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建立龍眼產業的品牌形象,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和追溯體系建設,提高消費者對龍眼產品的認可度和信任度。最后,加強與企業和機構的合作,引進資本和技術,延長龍眼的銷售周期,增加附加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