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7月19日電(記者 楊陳)記者19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全國夏糧(春收糧食)產量公告,數據顯示,廣西2023年夏糧播種面積180.15萬畝,畝產160.95公斤,總產量達29萬噸,同比增幅分別達1.78%、3.24%、5.07%,實現“三增長”,夏糧再獲豐收,為全年糧食的豐收奠定基礎。
廣西夏糧主要品種為玉米、薯類和豆類。2023年以來,廣西堅持高位推動、政策激勵和高產攻關等政策和技術措施,充分發揮去冬今春較好的氣象條件,大力推動夏糧豐產豐收。
一方面廣西嚴格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實,將糧食播種任務逐級分解到村屯,落實到地塊;及時組織工作隊進村入戶,做好政策宣傳、種植動員等工作,發動農民下地田管春收。另一方面,廣西積極推進南寧、百色、河池、崇左等優質高效玉米優勢區建設,充分利用甘蔗地、玉米地和幼齡果園,因地制宜套種玉米、豆類、薯類作物,提高耕地利用系數,擴大糧食面積。據農情統計,2022年廣西全區冬種玉米近27萬畝。
與此同時,廣西大力發展冬種馬鈴薯,扶持打造博白、興業等12個冬種馬鈴薯大縣,推廣“水稻+再生稻+馬鈴薯”等一年三造生產模式,擴大馬鈴薯種植。加強龍頭企業帶動,大力發展訂單種植,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據農情統計,去年下半年冬種馬鈴薯播種面積約87萬畝。
此外,廣西還引導農民選購優良品種,指導做好品種搭配和季節銜接,提升當地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持續做好生產保障服務,在著力做好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備和調劑,嚴把農資質量關,確保滿足糧食生產需求的同時,組織做好農機保障服務,助推科技進村入戶;廣西還組建了農業防災抗災領導小組,部署推動防汛抗旱等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目前,廣西全區各地早稻陸續成熟,開鐮收割。各地正搶抓季節農時,積極部署推動早稻搶收、晚稻搶種的“雙搶”工作,突出抓好農業防災減災,強化組織農機搶晴收割,確保早稻顆粒歸倉,雙季晚稻適期播栽。
據農情統計,截至7月18日,廣西全區已收早稻814.55萬畝,占早稻播種面積的65.42%,同比快43.66萬畝;晚稻已插159.30萬畝,同比快12.48萬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