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有兩座電報大樓,一老一新。
位于沈陽市和平區中山路180號的奉天電報電話局舊址樓,始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曾是東北的通信樞紐,在建國前被沈陽市民稱為“老電報大樓”。
圖片說明:奉天電報電話局舊址樓
1945年8月,沈陽光復。這個時候的電報大樓,不僅是沈陽收發電報的中心,還是市內電話和長途電話的業務樞紐。
1948年8月,中共沈陽市委城工部接到上級指示:“保護好軍工、電訊等要害設施,為解放軍入城做準備?!?/p>
于是,中共沈陽市委城工部及時將我地工人員劉忠俊、曹達等同志安插到沈陽電報大樓后院兩層小灰樓的46號宿舍,并將此地作為保衛電報大樓的總指揮部。
1948年10月25日,我黨根據情報獲悉,國民黨準備炸毀沈陽電報大樓。
據《中國共產黨沈陽簡史》記載,1948年11月1日,國民黨軍隊出動一個連的兵力強占沈陽電報大樓,在城工部劉忠俊、曹達的領導下,負責保衛電報大樓的我黨地下工作者及武裝部隊,與敵人奮力拼殺,終于擊退了敵軍,歷經70多個日日夜夜保衛沈陽電報大樓的斗爭圓滿結束。
經過戰斗洗禮過的沈陽電報大樓,解放后繼續作為沈陽市內電話、長途電話及收發電報業務的中樞,為當時沈陽迅速恢復城市功能和重建沈陽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中山路的“老電報大樓”已經成為中國聯通沈陽市分公司中山區分局的一部分,并一直在為沈陽信息通信事業的發展貢獻著積極力量。
如果將時間齒輪調到上世紀80年代,當說起沈陽的地標建筑,沈陽人一定會想到“新電報大樓”。
1975年12月,沈陽電報大樓正式開工。
1980年6月,沈陽電報大樓竣工。該建筑高60米、共10層,一躍成為當時沈陽市內最高的大樓,也成為當時東北規模最大、技術設備領先的電信樞紐,它作為城市地標建筑坐落在沈陽市府廣場旁,承載著幾代沈陽人的記憶,也見證著沈陽通信業的飛速發展。
圖片說明:建成不久的沈陽電報大樓
沈陽電報大樓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承載長途電話和收發電報的業務,每天都有來這里排隊辦理業務的市民。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電話業務逐步興起,在家用電話還沒有完全普及的一段時間,市民會來到電報大樓撥打長途電話。
后來,通信方式推陳出新,傳呼機、“大哥大”“二哥大”、智能手機等通信設備層出不窮,沈陽電報大樓承載的業務和電信設備也隨之換代。
如今,沈陽電報大樓依然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核心機樓,樓內的通信設備不斷更新改造,始終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網絡設備運行狀況也從人工監控變為全自動監控。此外,沈陽電報大樓的一層還設置了中國聯通營業廳,可為市民辦理通信業務。
圖片說明:如今的沈陽電報大樓
40多年來,這棟大樓見證了我國通信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沈陽這座城市的快速變遷。通信事業滄海桑田、日新月異的背后,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通信人的默默耕耘。而“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新時代通信人,始終堅持著“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通信夢想,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