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計算機圖形學-幾何設計與人工智能”聯合學術大會(下稱:大會)19日正在上海舉行,探索“學科+產業”的創新模式,學界專家與業界精英共同展示創新成果、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據悉,除了對計算機輔助設計、幾何設計計算、人工智能等年度學術前沿熱點進展、產業前沿技術、交叉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展開特別研討,大會還舉辦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特色戰略高端論壇,為閔行區“大零號灣”的科技發展獻計獻策。
“大零號灣”作為世界級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也是閔行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端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功能區。據了解,人工智能產業作為閔行區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目前,閔行區正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特色產業集群。經過多年布局深耕,已集聚近400家相關企業,產業規模超280億元。在本次大會上,計算機圖形學、幾何設計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是閔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特色產業集群的重要助推器。
“計算機圖形學-幾何設計與人工智能”聯合學術大會上海開幕。(華東師范大學供圖)據介紹,此次聯合學術大會包含三大高水平學術會議,即:第18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圖形學國際會議、第26屆全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術會議和第15屆全國幾何設計與計算學術會議。大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閔行區科委承辦。
閔行區方面表示,通過此次大會,該區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戰略科技力量攜手并進、雙向賦能,聚焦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升級等重點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表示,華東師范大學聚焦“智能+”“教育+”“生態+”“健康+”“國際+”五大行動計劃,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建成特色信息學科,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指出,上海交通大學致力于重大原創成果的科學研究和創新發展,借助“大零號灣”的區位優勢,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新階段國際競爭的戰略主動。
據了解,相比往年,本次大會更強調研究引領產業發展主題,新增了產業前沿論壇;大會論壇設計更為貼近產業實際需求,增設了AIGC、幾何引擎、工業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主題,專家學者們將在此次大會上分享計算機輔助設計、虛擬人物建模、人體動畫、面部表情識別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討論數字人、AIGC技術在游戲、影視制作、虛擬現實、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多家企業專家介紹生物特征識別和幾何引擎等前沿技術在公司業務中的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