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9月10日,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動態,似乎在對外表示:威馬還在!
9月8日,Apollo出行(00860.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相關各方已同意終止收購威馬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
由此,威馬汽車借殼Apollo出行上市宣告失敗。
據長江商報記者綜合統計,威馬汽車2022年累計交付量僅為2.95萬輛,同比下降33.3%。
2022年11月和12月,威馬汽車交付量僅分別為153輛和30輛,已是岌岌可危。
2023年以來,威馬汽車交付量已經查不出來,實際上停產已有近一年時間,而公司能被看到的消息,都是停產、欠薪、裁員等。
一位汽車觀察員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威馬汽車或許正在籌資,不過即便是資金到位,想重整旗鼓可能性也很小。
借殼上市宣告失敗
威馬汽車官網上,最新的一則新聞發布于2023年3月4日,具體內容是《關于威馬汽車近期用戶反饋的聲明》。
聲明中,威馬汽車稱,近期,公司接到部分老用戶對售后服務異常的反饋。當前威馬汽車正處于結構優化及復工復產階段,導致部分地區售后響應滯后。公司對近期一系列調整為用戶帶來的不便致以歉意。
威馬汽車表示,公司高度重視用戶反饋和意見,推進落實專人負責對接消費者訴求處置工作,確保溝通渠道暢通。同時為解決消費者零配件更換維修服務,威馬汽車已聯系生產部門、經銷部門、售后備件外包存儲配送公司等,緊急調撥相關零配件盡快滿足消費者需求。
然而,半年時間過去了,威馬汽車的老用戶還沒等到復工復產,卻等來借殼上市的希望破滅。
2022年12月5日,Apollo出行公告稱,公司擬收購一家從事智能電動車的公司。
有消息稱,威馬汽車計劃通過借殼Apollo智慧出行集團在港股上市。
彼時,威馬在Apollo出行的持股比例為28.51%,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在其中擔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及非執行董事。
2023年1月,Apollo出行發布重大收購事項公告稱,公司擬以20.23億美元(約137億人民幣)收購威馬控股有限公司。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以換股的方式進行,Apollo出行將以每股0.55港元的價格向威馬配發約288.25億股股份。
在完成此次收購后,威馬汽車將持有311億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將從原來的23.67%增加到68.26%,成為Apollo出行的最大股東。
同時,沈暉在微博上發文稱:“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
痛苦地倒下去,不如卑微地活著,威馬汽車抱著這一理念,卻還是難以“活下去”。
9月8日,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相關各方已同意終止收購威馬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公告提及終止收購的原因包括,全球市況動蕩、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確定和短期經濟復蘇等。
9月10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發文稱,經過深思熟慮,其自愿終止與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反向收購上市)進程。目前威馬汽車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東,將繼續支持Apollo出行的發展。
由此,威馬汽車借殼上市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