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正在全球范圍內破壞自然“鹽循環”

新能源
TIME
2023-11-07 14:26
新華網
分享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正在提升地球空氣、土壤和淡水的含鹽量,在全球范圍內破壞自然“鹽循環”。如果該趨勢持續下去,可能會對人類構成“生存威脅”。

  美國馬里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雜志上發表論文說,自然“鹽循環”主要由相對緩慢的地質和水文過程驅動,這些過程將不同的鹽帶到地球表面;而采礦、土地開發、農業生產等人類活動促成了人為的“鹽循環”,在全球范圍內影響了鹽的濃度和循環。

  研究發現,人類活動造成的鹽堿化已影響全球約1012萬平方公里的土壤;過去50年,河水溪流中的鹽離子也在增加,與全球鹽的使用和生產增加相一致;鹽甚至已經滲透到空氣中,一些正在干涸的湖泊正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鹽塵,為加速融雪而向道路上撒的鹽也可能霧化進入空氣。

  鹽是指一類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包括我們常用的食鹽氯化鈉,以及硫酸鈣、氯化銅等多種物質。因人為“鹽循環”而進入環境中的鹽可能通過降低水質、與土壤中的污染物結合生成有害化學物質等方式,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

  研究人員說,環境中的鹽正在增至有害水平,因此有必要確定鹽離子的環境限值,盡可能減少鹽堿化,以免對整個地球系統造成嚴重或不可逆的損害。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歇業”一段時間的冷空氣,已經在“趕進度”了。11月4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下半年來首個暴雪橙色預警,同時發布的還有寒潮、大風和強對流藍色預警;5日,話題“東北...
互聯網
  新華社訊 (記者王玨玢邱冰清)11月的夜晚,東北方向的夜空之中閃爍著“一顆”時明時暗的星星。每隔兩三天,它的亮度就會經歷一輪變化,周而復始,就好像會“眨眼”一樣。這就...
業界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