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23數字科技生態大會”在廣州開幕,在大會主論壇上中興通訊受邀參與中國電信衛星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計劃,將聯合產業鏈持續深耕衛星信息通信應用領域,進一步深入挖掘衛星領域潛在價值,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空天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衛星移動通信是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和國家公共安全頻譜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5G NTN(非地面網絡)技術是衛星通信領域的突破性演進技術,是當前“天地一體”星地融合通信發展的主流方向,也是未來實現衛星通信商用服務的最優選項,通過從衛星、基站到終端,實現端到端全鏈路的貫通驗證,是5G-Advanced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全球85%的陸地和95%海洋沒有蜂窩網絡覆蓋、偏遠地區無人島等區域建網成本高昂、應急場景無法通信這三重挑戰,5G NTN讓智能手機和物聯網終端可以直接連接衛星,開啟“消費級”衛星通信時代。此外在農業場景、陸地運輸、能源勘探、能源監測、海洋管理、野生動物保護、車聯網等諸多領域,5G-NTN都可以發揮專長,真正實現萬物互聯,賦能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
中興通訊是衛星移動通信產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擁有業界領先的端到端產品方案及支持天通衛星通話的衛星通訊終端。中興通訊與運營商密切合作,積極推進5G NTN技術和產業走向成熟,深度參與衛星通信相關技術預研、網絡驗證等工作,并積極推動商業落地。
今年1月中興通訊聯合中國電信完成全球首例S頻段5G NTN技術外場驗證,5月完成國內首次5G NTN手機直連衛星外場驗證,9月,在浙江舟山完成業界首個海域場景5G NTN測試,包括海洋水質監測、船舶監管以及環境數據監測、應急通信等場景應用。本次驗證使用我國自主研制發射的天通移動通信衛星、具備NTN功能的國產5G基站和終端,該系統符合3GPP R17 NTN國際標準,測試結果顯示良好。這代表著5G NTN技術融合蜂窩和衛星通信的體制與系統,能夠為海洋、偏遠山區等提供全域泛在的網絡覆蓋,滿足短報文、物聯、定位等應用需求,是5G NTN技術首次邁向商用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在大會的衛星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論壇,中國電信和中興通訊等產業伙伴聯合發布《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天地一體、手機直連》白皮書,并共同啟動“‘衛星即服務’攜手推進計劃”。白皮書基于“天地一體”現網試驗,在國內首次提出了5G NTN非地面網+4/5G移動網+物聯網融合組網架構、3GPP標準協議剪裁、手機直連演進路線的重要觀點,結合國際國內技術成熟時點表達了5G NTN技術、網絡、終端產業的發展建議,為中國電信及業界在未來網絡和業務演進提供了極具價值分量的戰略參考。
隨著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未來,5G NTN技術將向商用應用快速發展,衛星移動通信產業將持續迸發活力,人們將享受到更便捷、泛在的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