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1日于湖北武漢舉行的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成果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楊建波發布了《2023年度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傳播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成果,《報告》依托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大數據輿情監測系統,采用“系統+人工”相結合的方式,全景展示了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間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傳播情況,梳理了輿論對“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注焦點,并推出了全國?。ㄗ灾螀^、直轄市)“5G+工業互聯網”綜合傳播力指數、“5G+工業互聯網”政策綜合傳播力指數、“5G+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傳播力指數等8個指數榜單。
在全國?。ㄗ灾螀^、直轄市)“5G+工業互聯網”綜合傳播力指數TOP20榜單中,山東省以49分位列榜首。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配套最為完備的省份之一,山東近年來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培育出一批優質平臺,正滲透到各行各業,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緊隨其后的是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北京、湖北等省份,這些省份產業基礎深厚,區域優勢突出,地方政府和媒體高度重視“5G+工業互聯網”的宣傳報道,綜合傳播力普遍較高。整體來看,上榜地區綜合傳播力指數差距不大,分數差距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社交平臺的傳播內容和效果。
相較往年,《報告》新增了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研究報告等維度的指數分析,值得關注。上游企業方面,華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浪潮信息位列前五;中游企業方面,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浪潮云洲等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由海爾、富士康等傳統制造業企業孵化而來的卡奧斯、工業富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均有上榜;下游企業方面,上榜企業密集分布在電網、石化、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等領域,如國家電網、TCL、中石油等。
《報告》指出,5G商用啟動至今的四年間,“5G+工業互聯網”由起步探索期邁入深耕細作期,為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匯聚越來越多的要素保障。輿論普遍認為,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良好,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產業生態持續完善,融合應用走深向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秷蟾妗愤€指出,當下中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仍有不足,存在關鍵基礎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面臨“卡脖子”的風險;在運營商利潤普遍承壓條件下,大規模部署5G網絡面臨成本壓力;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商業模式不成熟,平臺價值尚未真正體現,企業盈利手段較為單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與傳統工業企業之間存在認知差異和溝通障礙等問題,亟待尋求解決方案。
“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發展離不開媒體宣傳報道營造的良好輿論環境?!秷蟾妗分赋觯襟w對“5G+工業互聯網”在宣傳上呈現出以下傳播亮點:一是媒體拓展議題、組織報道,精準發力強化正面宣傳,釋放“5G+工業互聯網”發展強音;二是主題立意深遠,切口“親民化”,敘事講策略,提升“5G+工業互聯網”新聞報道的含金量;三是全媒體平臺聯動,提升話題熱度,傳播形式力求創新,增強“5G+工業互聯網”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新時期,新征程,“5G+工業互聯網”為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了新的工具箱。《報告》的發布結合國內政策導向、發展現狀與輿論反饋,為“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一份可參考借鑒的策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