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平臺和指揮中樞,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根據武漢市洪山區城運中心建設工作和數字中國建設的新需求,以及武漢市政府印發的《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設工作方案》(武政辦〔2023〕41號)和《武漢市區級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設工作考核評價實施辦法》等文件要求,需開發建設新的應用系統,打通數據“存”、“通”、“用”的難題,沉淀洪山區內數據資產,形成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動能,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在洪山區城市運行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烽火憑借在信息化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和豐富的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設經驗,成功中標洪山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前期配套項目,并將積極配合武漢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專班打造武漢市城運平臺,全面加快推進區城運中心建設,形成統一的數字資源標準和數據整合標準,逐步解決洪山區不同單位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數據無標準、一致性差等問題。同時,利用“智慧洪山”統一信息資源門戶,融合部門運行、城市體征等數據,建設統一的洪山區大數據能力平臺,實現數據集成和數據資源池兩大核心能力,為區城市運行監測、駕駛艙專題大屏等提供數據基礎,進一步拓展“智慧洪山”應用場景。此外,還將參照國家、省市數據規范要求,提供洪山區數據集成服務、數據開發服務以及數據融合服務等體系建設。
智慧洪山大數據能力平臺-信息資源目錄門戶
截止目前,市級平臺已接入全市規劃局數字地圖及城管、禁漁、森林防火等專業系統,梳理城市運行體征指標數據1000余項;基于洪山區大數據能力平臺,已接入綜治、行政審批、民政、市場監管等政務部門數據,形成洪山區近200萬人口的基礎庫、40萬法人基礎庫、14萬企業基礎庫。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等新技術手段,建設全區人口數據地圖、政務服務成效分析、營商環境訴求分析等專題,實現精準掌握全區人口規模和結構分布狀況、全方位監管各部門的政務服務水平、支撐企業辦事專席專辦和重點督辦等目標。
智慧洪山-政務服務效能分析示例
洪山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以科學化的手段為核心,以領導決策和事件驅動為指引,打通了部門之間的業務壁壘,實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決策支持、事件管理的跨部門、跨層級、跨業務、跨系統大聯動,并通過總體動態展示洪山區運行狀況。
烽火將順應城市發展趨勢,繼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核心理念為引領,以改善民生服務和創建宜居環境為核心,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以數據共建共享和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深度參與市級平臺建設的同時,積極促進市區兩級平臺無縫對接與高效聯動,協助洪山區政府和區大數據中心,構建全方位的城市運行監測體系,實現全區各領域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和監控,探索數字街道建設,推動洪山區成為市、區、街協同聯動一體化的樣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