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賽道、漫漫征程,小米官宣造車1003天,小米SU7正式亮相。12月28日,小米汽車首次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SU7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搭載小米汽車五大核心技術,完成了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完整閉環,是汽車工業領域邁入“移動智能空間”時代的開篇之作,經得起時間考驗。
不過,大眾關注的價格并沒有公布,但雷軍辟謠稱,“貴有貴的道理”,售價9.9萬元、14.9萬元都是不可能的。同時,他還喊出了小米汽車的目標——15—20年成為全球前五。
投入超百億,五大核心技術正式發布
“百年賽道無捷徑,,從底層核心技術做起,十倍投入,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據了解,小米汽車首期研發投入超100億元,研發團隊共有3400多名工程師,其中在關鍵領域擁有上千名國內外的技術專家。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演講中,雷軍展示了小米汽車五大核心技術的進展突破,包括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領域,多次提到全球第一、中國第一。
在電機方面,小米自研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三款超級電機,做到了成熟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V6和V6s兩款目前均已量產上車,轉速均高達21000轉;V8s2025年上車,轉速達到27200rpm,全球量產電機轉速第一;型號未知,已在實驗中成功實現35000轉的全球最高轉速。
在電池方面,小米自研了CTB一體化電池技術,通過最嚴苛的電池安全標準設計,全球首發電芯倒置技術,實現了目前CTB電池全球最高的77.8%電池集成效率,此外,為了從源頭保證電池性能和品質,小米甚至還自建了電池包工廠。
在壓鑄工藝方面,小米自研了“9100t超級大壓鑄集群”和自研壓鑄合金材料“泰坦合金”,成為全球唯二、國內唯一同時自研大壓鑄和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目前行業都在卷大壓鑄的鎖模力噸位,而小米從自研材料、設備集群系統,到成品鑄件,完成了大壓鑄產業鏈里幾乎所有環節的全棧自研。
在智能座艙方面,基于小米澎湃OS,正式實現“人車家全生態”閉環。小米SU7搭載全液晶翻轉儀表屏,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超大56英寸HUD,后排座椅外接小米Pad生態拓展屏,打造車內五屏聯動的智能移動空間。
在智能駕駛方面,基于超強算力芯片和感知硬件,采用最新一代的底層算法,并全面融入大模型技術,還擁有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三項關鍵技術。雷軍表示,全棧自研的小米智能自動駕駛將在2024年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此外,AI全面賦能也成為小米汽車融合前沿技術、實現硬核創新突破的新亮點。比如針對智能駕駛的代客泊車場景,自研了全球首個可量產的“端到端感知決策大模型”,可實時觀察、動態調整泊入機械庫位等超高難度車位;再比如,在研發小米泰坦合金的過程中,小米自研了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統,從1016萬種配方中,遺選出兼顧強度、韌性和穩定性的最優合金配方。
當前,汽車工業與消費電子工業、智能生態的融合已漸成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小米汽車充分融合工業硬科技、智能軟科技以及AI全面賦能,能否改變新能源汽車的結局?很多人評價,小米發布會技術含量很大,知識點很密,更像是一場汽車知識的科普講座,可以說,小米幾乎掌握了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行至中途的當下,已經擁有了改寫結局的實力。
小米SU7揭秘,14.9萬遠遠買不到
發布會前,雷軍預告稱:“只發技術,不發產品?!钡S著小米首款車型SU7出場,其外觀設計、性能、續航、安全等細節被一一披露。
在外觀方面,小米SU7車身尺寸為4997毫米×1963毫米×1440毫米,3倍輪軸比、2倍輪高比、1.36倍寬高比營造出歷久彌新的經典車身比例;水滴大燈、光環尾燈、半隱藏式內扣門把手等設計精致貼心。與此同時,鵝卵形激光雷達一體式融合降低風阻,后視鏡水滴形降低20%迎風面積,使風阻系數實現量產車最低,僅為0.195。
在性能方面,小米SU7搭載了小米聯合研發的V6/V6s超級電機,轉速達21000rpm,具備行業頂級的超強性能表現;采用雙電機全輪驅動,峰值扭矩達838N·m,足以匹敵4.0L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跑車性能,總功率高達495kW,最高車速可達265km/h,0-200km/h加速僅10.67秒,零百加速快至2.78秒,一腳踏入超跑俱樂部陣營。
在安全方面,小米SU7側面加強橫梁4根2000MPa超高強度鋼,完全通過當前各項嚴格的碰撞測試,并在后撞測試中表現出色,以90km/h測試(國內要求是50,美國最嚴苛是80),三段設計做到低速保車,高速保人。
在智慧體驗方面,小米澎湃OS五大特點(底層重構、跨端智聯、主動智能、全域安全、開放生態)全面上車,小米智能座艙的交互體驗與手機平板一致,不用學習也能快速上手,系統也極其流暢,車機系統1.49秒疾速啟動,同時還擁有手機與車機的跨端無縫互聯體驗,如手機進入座艙,車機會自動浮現手機圖標,可一鍵呼出手機桌面。
據悉,小米SU7提供海灣藍、雅灰、橄欖綠三款配色,有兩個續航版本,CLTC工況續航里程分別為668km與800km。其中,MAX版采用800V超級快充,充電5分鐘續航即達220公里。隨著汽車的諸多細節公布后,價格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盡管價格并未公布,但雷軍對網傳價格回應稱,“貴有貴的道理”,售價9.9萬元、14.9萬元都是不可能的,為幾個月后小米SU7的正式上市留了一個懸念。
對于未來發展,雷軍表示,我們要造的不是一款平庸的車,我們要造的是一輛媲美保時捷、Tesla 夢想之車,做好看、好開、舒適、安全的移動智能空間。未來15—20年,小米汽車要成為全球前五。
“人車家全生態”完成閉環
從華為、小米、魅族造車,到蔚來、吉利布局手機業務,手機和汽車交叉跨界已蔚然成風,歸根究底是科技大廠在下一盤“萬物互聯”的大棋,而互聯生態圈離不開汽車這個關鍵棋子。
如華為以鴻蒙系統為核心,打造了“1+8+N”終端生態將汽車與其他終端結合。小米從“手機 X AIoT”戰略到“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其發展路線也非常清晰,就是打造“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態。對于小米來說,小米智能汽車將成為“人車家全生態”閉環的最后一步跨越。隨著小米汽車技術的發布,小米“人車家全生態”完整閉環。
雷軍介紹,“人車家全生態”是一個全面打通人、車、家場景,實現硬件設備無縫連接、實時協同,帶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創以人為中心、主動服務于人的超級智能生態。小米在過去的13年里布局了12個技術領域,99個細分賽道,以“軟硬深度融合,AI全面賦能”為原則,形成“融合技術?!?,不斷賦能產品研發和制造。
據悉,基于澎湃OS實現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小米徹底打破硬件設備隔閡,讓所有設備可以統一連接協議,實時通信。由此,小米SU7實現了三大生態賦能,融合搭載小米應用生態、硬件生態以及面向第三方開放的小米CarIoT生態,帶來前所未有的智能空間體驗。
其中,車機系統深度適配主流車載應用,小米平板應用生態無縫上車,5000+應用將逐步適配,手機應用還可以Pin到車上,秒變車機原生應用;在硬件生態上,已支持1000+米家設備無感上車,車內預留Pin點擴展接口,支持設備即插即用;小米CarIoT生態全面向第三方開放,擁有統一標準化接口,最豐富的通訊標準協議,以及存量設備輕量改造方案,如車內安裝聯合三方推出的智能安全座椅后,可支持中控屏顯示安全狀態、未系緊車輛報警以及后排Pad攝像頭觀察寶寶狀態等功能。
當下,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成為行業發展主流,而改寫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仍需更有顛覆意義的智能空間產品,小米汽車的出現無疑為行業發展增加了活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