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5G RedCap技術及產業發展現狀剖析

數碼
TIME
2024-01-11 10:25
中移智庫
分享

RedCap R17版本在5G技術體系中提供高速率物聯網業務承載能力,RedCap R18版本將進一步擴展提供中速率物聯網業務承載能力,由此可見,RedCap技術補齊了5G中高速大連接能力,使5G面向各類物聯網應用形成了具備低、中、高、超高分檔分級能力的完備技術承載體系,將有助于推動5G技術深入賦能千行百業。

RedCap技術能力分析

5G NR可提供高速率、高性能的連接,RedCap技術的出現補齊了5G在中高速率的拼圖,能夠滿足低、中、高不同速率要求、4G/5G協同的移動物聯網技術體系,參考圖1。

圖1 移動物聯網技術體系

作為5G的“輕量化”技術,RedCap可大幅降低5G終端成本,同時又可繼承5G特性,相比5G NR和4G均具備一定技術優勢。

相比5G,RedCap通過縮減最大帶寬(100MHz→20MHz)、減少收發天線數目(最低1T1R)、降低調制階數(上/下行64QAM),能夠有效降低終端復雜度及成本,如表1,根據3GPP TR 38.875協議,相比5G NR終端,RedCap終端復雜度降低約60%,將有效降低5G終端成本。

相比4G,RedCap除上下行速率優于Cat 4終端外,還具備兩方面技術優勢,如表1,是未來面向中高速率物聯網場景的目標技術:一是RedCap支持多BWP動態配置,可充分發揮5G大帶寬、高容量的優勢,小區上/下行容量約為4G的7~18倍;二是RedCap可繼承5G網絡切片、低時延、高可靠性、安全隔離等優勢,代際優勢顯著,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行業的定制化需求。

表1 5G NR、RedCap與4G Cat 4、Cat 1/1bis的技術指標對比

RedCap應用場景匹配

RedCap模組相對于傳統5G NR模組在成本、功耗、尺寸上實現了較大的優化,面向2C、2B市場有廣泛的應用潛力。RedCap技術能力在中高速率業務應用場景廣泛,包括視頻監控、電力行業、工業制造、可穿戴等。總結歸納下來,RedCap應用場景可分為如下兩類:

一是視頻監控、車聯網(含T-Box)、可穿戴等有“技術和消費升級”訴求的4G應用,RedCap可通過繼承百兆帶寬、URLLC、節電等5G原生特性較好滿足這些業務在大容量、確定性(低時延高可靠)、終端節電方面的應用需求。根據TSR數據統計,預計到2025年,國內蜂窩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超過8000萬。據Omdia統計,2024年中國攝像機年發貨量將達到1.5億,其中約有10%~20%的無線化需求,基于無線的視頻監控行業規模可達千萬量級。

二是電力、石化、工業控制等有“低成本”通信訴求的5G應用場景,RedCap輕量級5G終端可幫助降低5G方案成本,還可通過切片、CAG、URLLC等5G原生特性繼承進一步提升RedCap與安全隔離、確定性等業務需求的適配度。據德勤研究報告及《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白皮書》數據統計,預計到2027年,國內電力行業5G終端累計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上述業務場景具備可觀的發展潛力,可首先形成RedCap規模化應用的潛在市場空間。隨著RedCap未來在這些場景逐步形成千萬級應用規模,RedCap終端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可進一步促進RedCap在礦山、港口、冶金等5G場景的應用拓展,以及承接部分4G存量物聯網市場。

RedCap端到端產業逐步成熟

RedCap產業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2022年為培育期,2023年為加速期,2024年及以后為規模發展期,當前RedCap正處于產業發展加速階段。

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中信科等5家網絡主設備廠家已完成中國移動組織的RedCap技術驗證,支持終端接入、用戶識別、移動性、數據業務傳輸等基本功能,正推進多BWP等增強型特性,網絡側預計于2023年底前推出RedCap商用版本,具備商用能力。

主流芯片廠商(高通、MTK、展銳、翱捷科技等)和新興芯片廠商(佰路威、新基訊等)對RedCap技術高度關注,積極規劃相關商用產品。2022年芯片廠商已推出原型樣機,參加技術驗證;為推動芯片成熟,2023年MTK、高通正在與5家主設備商開展面向商用的試點驗證,預計2023年11月底前完成;2024年將有更多芯片廠商推出商用RedCap芯片。

模組整體計劃與芯片節奏緊密相關,包括移遠、廣和通、鼎橋、芯訊通、海信、美格、有方、中興、中移物聯等模組廠家均在進行RedCap模組研發。為推動模組成熟,2023年鼎橋、移遠、中移物聯正在與5家主設備開展面向商用的試點驗證,預計2023年11月底前完成;預計2024年,將有更多品牌、更多款型模組商用,開始規模發展。RedCap模組商用初期預計售價在200-300元,隨著商用節奏加速、市場規模發展,預計可降至百元,期望最終能與現階段4G Cat4模組價格持平。

業界針對典型2B/2C場景正在加速RedCap終端研發,2023年已推出基于RedCap的攝像頭樣機、電力終端+RedCap DTU等,預計2024年起RedCap終端將在更多行業落地,終端類型將愈加豐富,在各行各業應用落地。

中國移動多項舉措加速RedCap商用

截止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圍繞RedCap標準制定、技術研究、測試驗證、生態構建、應用試點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RedCap已具備“能用”基礎,預計2023年底實現RedCap端到端商用。在標準制定方面,中國移動已聯合產業順利完成3GPP RedCap R17核心標準制定,主導提出RedCap專屬初始BWP方案等多項方案,在保障RedCap終端正常工作的同時,降低RedCap引入后對5G網絡及傳統終端的影響;在CCSA牽頭《 5G輕量化通用模組技術要求(第一階段) 》項目立項,聯合牽頭《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輕量化(Redcap)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 等5個項目立項。

在技術研究方面,開展RedCap關鍵技術研究和性能評估,完成可穿戴、視頻監控、工業、電力、石化等典型場景與RedCap技術的適配性分析,制定RedCap技術要求,率先發2布RedCap白皮書,引導產業研發。

在技術試驗方面,中國移動攜手全部五家主設備廠商完成5G RedCap面向商用的現網規模試驗。在浙江、江蘇、山東、湖北、上海五省市分階段開展完成華為、中興、愛立信、中國信科、諾基亞貝爾規模驗證,基于5G現網低頻(700 MHz)和中頻(2.6 GHz)有效驗證了規模組網條件下的基本功能及性能,主要涵蓋兼容性、速率性能、時延性能、語音性能、移動性管理等關鍵能力,測試結果表明5G RedCap可實現有效連續覆蓋,性能良好,各主設備廠家的基站設備均已具備5G RedCap規模商用能力。為推進RedCap終端產業成熟,2023年開展2家芯片(MTK、高通)、3家模組(鼎橋、移遠、中移物聯)與5家主設備商開展面向商用的測試驗證,預計2023年底完成,助力RedCap端到端商用,可穿戴、電力數采、視頻監控、智能制造等豐富行業應用需求。

在生態構建方面,中國移動依托“移動通信子鏈”成立5G RedCap兩批六支作戰編隊,聚焦資源、協同推進,開展貫通網絡、芯片、模組、終端、應用等全鏈條的5G RedCap商用攻關行動,加速推出首批先發產品,積極推進產業發展,助力5G RedCap端到端商用。

為了進一步推進5G RedCap產業成熟及商用,中國移動聯合產業發布5GRedCap“1+5+5”創新示范之城,在重慶設立1個產業集群創新中心,為產業鏈生態伙伴提供5G RedCap測試驗證、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服務;在上海、廣東廣州、浙江寧波、湖南岳陽、湖北十堰構建最大規模、最全產業、最多場景的試驗網,打造5個技術創新之城,覆蓋全球主流通信設備廠商以及模組芯片廠商,開展新技術、新產品試驗,加速端到端產業成熟;在浙江杭州、江蘇蘇州、福建寧德、浙江寧波、廣東深圳分別聚焦視聯、工業、海域、園區及新興業務,打造5個應用示范之城,探索新應用、培育新業態,樹立一批5G RedCap標桿項目,引領行業應用創新。

應用試點方面,我公司已攜手產業伙伴在浙江完成電力行業首商用部署,應用在電力秒級負控等場景,驗證了RedCap能夠支持網絡切片、確定性等5G原生能力;在福建寧德時代完成園區監控攝像頭商用部署,應用在廠區AI識別場景攝像頭,實現對人臉/工裝穿戴規范的識別;在湖北荊州美的5G全連接工廠進行工業場景商用部署,應用在工廠物流AGV場景,實現園區監控。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中國氣象局近日印發《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和觀測任務調整方案(試行)》,明確將開展我國第四次調整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和觀測任務。根據方案,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站將增至2304個,...
業界
  中國鐵路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自1月10日零時起,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推出春運期間學生、務工人員專區預約購票功能,符合條件的旅客朋友可通過12306手機客戶端專區預約...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