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航旅縱橫行業發展總監趙楠
在航旅縱橫行業發展總監趙楠的眼中,如果說2023年的中國民航市場是“一路上揚”和“服務提質”的,那么“穩中有進”是他為2024年中國民航市場做出的趨勢性預判。
在中國民航市場2023年旅客運輸量和服務質量雙雙提升的同時,國際航線恢復滯后也影響了國內和國際的運力結構,疊加航空燃油價格的變動后,航司運營成本和票價有所上漲。在此趨勢下,趙楠預測,2024年的恢復重點將是國際板塊,整體民航市場穩步發展。而在高鐵與民航的競爭中,民航業也將圍繞旅客需求,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務。
從45分鐘到35分鐘
早在2023年初,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民航局”)就定下了“2023年旅客運輸量4.6億人次”的年度目標。在2024年民航全國工作會議上,民航局披露,2023年民航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
趙楠表示,約35%的超預期增長,反映出中國民航業走出疫情低谷、一路上揚的韌性:2023年一季度開局良好,單月旅客運輸量從4000萬人次升至4500萬人次。二季度市場需求持續高漲,單月旅客運輸量均超過500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3%。三季度依托暑運,7、8月兩個月旅客運輸量超2019年同期水平,連續創歷史新高。四季度,整體恢復水平維持在2019年同期的九成以上。
運輸量提升的同時,民航業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質量。
據趙楠介紹,對于旅客可感知的航班正常率等行業運行指標,2023年民航在持續增強監測和監督。2023年航班正常率達87.8%,較2019年提高6.15個百分點。在疫情后恢復期間,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此外,民航局在2023年印發了《提升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指導意見》和《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考核辦法(試行)》兩文件,持續提升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靠橋率,這也讓2023年民航平均靠橋率提升3.41個百分點。
2023年,高鐵與民航的競爭逐漸白熱化,高鐵的進站、候車等流程比飛機的地面流程所耗時間更短,出行更為便利,很多旅客出行首選搭乘高鐵。
在趙楠看來,高鐵對民航的分流情況因地區和航線而異。在目的地較近的地區,高鐵對民航的分流作用明顯。而目的地較遠的旅程上,民航則更能發揮出速度和航班安排靈活的優勢。此外,不少航司、機場也在民航局指導下不斷優化流程,提高民航競爭力。例如,部分機場已將飛機起飛前的截載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35分鐘,進一步優化旅客登機流程,以縮短地面等待時間。
在旅客對便捷高效的需求驅動下,趙楠認為,未來民航業的發展將趨向高效化、智能化,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在機場管理、航班運行等方面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民航業的各個環節主體將通過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持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讓旅客有更好的出行體驗。
國內航班運力投放超2019年
盡管整體復蘇可觀,但國際航線恢復的滯后是2023年市場的痛點。
2023年上半年,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超830萬人,月均約140萬人,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23%。三季度恢復提速至2019年同期的五成以上,四季度整體恢復水平有所放緩,不過也保持在五成以上。
趙楠認為,由于全球經濟和旅游業的復蘇需要時間,除了市場因素之外,2023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因素也在影響不同區域國際航線的復蘇,國際民航旅客量規模仍沒有達到2019年的水平。
在國際航線恢復不及國內的情況下,眾多航司將更多的寬體機轉投在國內航線上。
寬體機轉投國內后,國內航班的運力投放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這些為洲際航線設計的寬體機在國內航線的使用成本上是不經濟的,再加上油價變動,整體市場機票價格也有所提高。
“一老一小”客群增多
談及2024年中國民航市場的整體趨勢,趙楠選擇了“穩中有進”作為關鍵詞。
趙楠認為,2024年國內民航業將從恢復式增長轉變為平穩增長,即整體增速與2023年比會有所放緩,猛烈爆發式增長出現的可能性減弱,但春節等節假日的民航旅客量或將再創新高。
客群構成方面,趙楠表示,中國民航市場的客群中,商旅出差仍占主流,但依據往年的情況,休閑游客的比重逐年上升。2023年三、四季度,商旅出差客群的恢復已與2019年基本持平。休閑游客群體數量較往年也有所增加,預計到2024年,游客數量將會保持較快增長趨勢。
不僅如此,趙楠還表示,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社會的發展,客源結構上處于年齡段兩頭的“一老一小”人群出行需求將不斷增多。單就“一老”這一客群來看,其經歷、眼界與過去十年的同年齡段客群相比愈加豐富,有時間、有能力承擔更有品質的出行。
歐美航線加速恢復
趙楠認為,2024年民航業的增長重點會是國際民航市場。
目前,亞太地區航線恢復速度要高于歐美航線。趙楠預測,到2024年,隨著歐洲航線恢復、中美直飛航班不斷增加,疊加留學、出游以及探親等需求,相關航線旅客量將加速恢復。
政策利好也給予國際航班更大的助力。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中,民航局指出,2024年民航將落實中美元首會晤成果,推進中美直航航班大幅增加;積極擴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權安排,深化與中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項目合作。
在共建“一帶一路”政策推進下,越發頻繁的經貿往來將帶動中國通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線的加密。近期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免簽消息也將提升中國游客的出境便利性,相應地,旅客量的增長也會體現在政策涉及的國家通航航線上。
不過,關于歐美航線的恢復,趙楠也強調,要具體依據宏觀環境的溫度變化,分別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
“總體來看,2024年旅客出行需求理性回歸,我國民航業會在2023年恢復水平的基礎上平穩增長,國際市場的大幅增長仍有一定挑戰。”趙楠總結道。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牛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