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大寒時節(jié),天空下著不知疲倦的小雨,杭州市西湖區(qū)科協組織的科普中國落地應用活動如期來到轉塘街道紫霞社區(qū),25名長者前來參加活動,浙江大學E志者協會的同學們作為志愿者全程參與。
西湖區(qū)科協科普科工作人員為大家精心準備了“福”字春聯,帶去了科普中國宣傳折頁,并為大家講解科普中國在傳播科學知識上的權威性、惠民性、互動性,采用現身說法的形式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科普中國平臺給予注冊科普員的種種福利。志愿者們手把手幫助長者們注冊、認證,積極給予指導,長者們很快便完成了科普中國信息員的第一次簽到。
在長者們注冊認證完畢之后,工作人員對科普中國的使用進行了演示說明,引導他們積極關注科學辟謠板塊。同時,浙大學子也依托科普中國內容,制作了以《生活中的偽科學與謠言》為主題的科普宣講內容,并上臺進行宣講。
在一個半小時的活動中,老人們聽講座時像大學生一樣認真,老人們看視頻時像中學生一樣專注,老人們問問題時像小學生一樣積極,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也給參加活動的浙大學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浙大學子紛紛表示不虛此行,要繼續(xù)多參加類似的科普進社區(qū)活動。
本次活動是西湖區(qū)科協指導浙大學子社會實踐的一個縮影,浙江大學E志者協會近三年寒暑假都會尋求西湖區(qū)科協幫助,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主體社會實踐活動,彰顯當代大學生的無限風采。
作者: 沈小剛 來源: 西湖區(qū)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