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實現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
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
中國電信回應:積極探索和研究中
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小兵強調,下一步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是繼續構建定位清晰、梯次發展的上市格局。二是持續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三是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謝小兵介紹,國資委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引導央企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三大運營商作為央企,自然也將會被納入考核范圍內。記者了解到,1月25日,中國電信對“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考核”一事作出回應。中國電信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關于市值管理,因為最近提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中國電信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面有相應動作,市值管理也是我們在研究的一個方向,一直在積極探索和研究中。”他提到,目前有一些措施,包括之前的增持和其他的市值管理相關動作。
開展信息通信等領域專業化整合
“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部署,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加大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工作力度,取得了四個方面積極成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財務監管與運行評價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冰在會上表示。
一是服務國家戰略落地,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在數據信息等領域持續優化資源布局,充分發揮國資央企“國家隊”作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
二是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整合郵輪運營資源組建平臺公司,加強專業運營能力體系建設,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安全順利商業首航。推動中國三峽集團所屬中水電公司劃轉至中交集團、國家電網所屬國能生物劃轉至國家電投、中國華能與13家央企的22個新能源項目開展運維服務試點,有力促進相關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三是著力培育新動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發展。指導中央企業聚焦橫向合并、縱向聯合、創新攻堅及內部協同,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后兩次舉辦集中簽約儀式,涉及25組專業化整合重點項目,涵蓋生態環保、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四是集聚創新資源力量,研發能力持續增強。完成中國電科重組華錄集團,集聚電子信息領域優勢資源,提升關鍵技術產品供給能力,推動補強產業鏈關鍵環節,在智能制造、數據存儲等領域形成協同優勢。
對于下一步計劃,李冰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按照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有關要求,圍繞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目標,推動重組整合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提升重組整合整體成效。從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全局出發,結合“十四五”規劃落實,統籌謀劃好重組整合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節奏地調整優化布局結構。
二是突出服務國家戰略,穩妥實施戰略性重組和新央企組建。把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等戰略,作為戰略性重組、新央企組建的著力點,持續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充分發揮國資央企“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三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發揮中央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特點,更大力度開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專業化整合,積極開辟新賽道、搶占新高地、塑造新優勢,深化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加快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