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南京雨花臺區一居民樓發生火災,事故造成嚴重傷亡。經初步分析,火災是由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這場令人痛心的火災事故敲響了消防安全的警鐘,也引起各地對日常消防安全、火災預警等方面的熱議。
如何及時防范安全隱患?居民日常消防安全如何保障?都成為當下急需思考的緊迫問題。基于領先的AI能力,天翼視聯科技有限公司結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從火災預防、應急告警、事后溯源等方面,為維護居民消防安全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智能化管控方案。
科技預防:天翼云眼實時監控 源頭消除火災隱患
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預防,從源頭消除火災隱患。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2023年全國共接報電動自行車火災2.1萬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南京“2.23”火災事故的發生也與電動車的停放、充電過程密切相關,解決電動車違停及違規充電問題是保障居民日常消防安全需要關注的重點。
依托堅實的云網基礎能力,天翼視聯通過天翼云眼對電動車違規入梯情況、充電樁和消防通道等場所進行遠程監控。天翼云眼AI攝像頭可精準識別電動車并對其實時監測,一旦識別到電動車違規進樓、不在指定區域停放等行為,就會自動觸發語音提醒,有效防范火災隱患出現。
此外,天翼視聯還通過AI攝像頭布局園區管理,通過接入人員布控、車輛識別、區域入侵、明火檢測、煙霧檢測等多種算法,對企業園區內異常行為進行智能監測,形成告警閉環。當有人進入倉庫、油料、農場、林場等場所的布控范圍抽煙,就會觸發智能告警播報,及時制止違規行為。
這種24小時全天候、無死角的智能監管體系,填充了安保人員單方面監管的空白,實現從人防到技防再到智防的三級飛躍,從源頭上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智能告警:AI監控快速識別 搶出逃生“黃金時間”
據了解,南京“2.23”火災事故中42名輕傷患者大多因火災現場吸入濃煙引起吸入性損傷。對于企業辦公樓、寫字樓等高層建筑來說,火災事故逃生最關鍵的就是時間。一旦火情發生,越快地進行火情預警,也就是為安全逃生爭取更多時間。
天翼視聯基于天翼云眼打造的AI產品“火情識別”,可通過AI能力分析檢測是否有火情發生,有效提取煙霧、明火火焰特征,一旦監測到火苗、煙霧等異常情況,就能實時觸發消息告警,為建筑內的人員搶出更多的逃生時間,避免出現重大傷亡。
此外,針對工業園區及商務樓宇內的倉庫、消防通道等特殊區域可劃定虛擬警戒區,進行全方位24小時監控,提高消防安全系數。一旦有火情發生,就能實現告警即出警,避免火災事故造成重大損失。
除了及時進行火情預警外,天翼視聯網平臺可提供視頻分類匯聚、智能AI分析等功能,識別車輛違停、占用消防通道的行為并及時告警,打通逃生的安全出口。異常情況可同步上傳至消防部門平臺,利用AI分析能力幫助消防人員科學研判火情形勢,為及時撲滅火災、消除火情提供科學指引。
事后溯源:視頻回看一鍵溯源 風險防范再升級
火災事故發生后,分析火災起因確定責任主體,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做好風險防范也是一大重點。南京“2.23”火災事故發生后,各地及時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對電動車違規停放、違規充電情況進行管理,有效消除火災隱患。
天翼云眼AI攝像頭的歷史回看、視頻云端存儲功能,在火情發生后能夠有效取證,便于消防部門分析火災起因,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閉環管理。面向大型企業及工業園區管理需求,利用AI技術對火災現場視頻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可以幫助確認起火原因及起火點,發現企業管理、設備技術方面存在的漏洞,讓事后追溯變成事前預判,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事前預防、事中告警、事后追溯,天翼視聯借助AI監控實現緊急事件的“全面感知、及時預警、精細研判、精準干預”,給居民生活安全添上一道“安心鎖”,為企業園區營造出安全可靠的運營環境。未來,天翼視聯將繼續深耕安全應急管理領域,為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