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后,杭州成為全國第一個落實“人工智能+”的城市行動,以人工智能+,開啟杭州下一個“黃金二十年”。4月8-10日,傳承中心「杭州訪學」邀您走進杭州,探索“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新生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14日,160家覆蓋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的創新企業和機構攜手成立了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這是全國第一個落實“人工智能+”的城市行動。
以人工智能+,開啟杭州下一個“黃金二十年”。人工智能+,“+”什么,怎么“+”?杭州又將如何破題?
4月8-10日,傳承中心國內高端訪學7期「杭州」,帶您走進阿里巴巴、網易、娃哈哈、老板電器、九陽、無憂傳媒等標桿企業參訪,感受浙江企業的活力和創新力量。
人工智能,“+”什么?
回顧歷年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提出“互聯網+”,2019年提出“智能+”。它們被提出后,分別迎來了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大爆發,實現平臺對千行百業的賦能,推動了產業升級。
如今,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動。不僅是順應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潮流,更與中國產業升級的大勢緊密相連。
那么,“人工智能+”,“+”什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魏凱表示,人工智能強調技術本身,“人工智能+”更加強調的是跟行業、場景的融合,這是兩者主要的區別。
簡單理解,“人工智能+” ,“+”的就是“千行百業+各種應用場景”,把人工智能這項技術有效應用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用了一個比喻:“人工智能是未來產業的‘變形金剛’。”他說,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幫你去干活”。
而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這方面,華為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標桿。大家都知道華為有鴻蒙系統,但知道它還有一個礦鴻系統,這是華為專門為礦山領域研發的首個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
這個系統有很多功能,比如在礦洞中要實現通訊非常困難,不僅因為在地下,也受困于磁場干擾。而礦鴻系統擁有的5G+人工智能視頻拼接技術,能夠將監控設備拍攝的局部畫面拼接成一個全景畫面,標注出每一名曠工的位置,如果發生異常,就能精準找到曠工的位置。
從輔助科研到藝術創作,從金融分析到自動駕駛……在我們的身邊,其實已經有不少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了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質量。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采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
回顧人類歷史中具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從鐵犁牛耕到蒸汽機的發明,從電力的發明到數字技術的出現,所有的技術,最終目的都是解放人類,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飛躍。
而被“人工智能+”解放的人類,亦能更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好地推進“人工智能+”,實現良性循環。
首要任務
當“人工智能+”上升為一種行動,意味著國家將加強頂層設計。業內人士均認為,“人工智能+”將給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跨越性機遇。而要抓住這一跨越性機遇,怎么“+”是關鍵。
人工智能有近70年發展歷史,特別是近10年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全國頭部城市也已在此前進行了前瞻性布局——
深圳在2022年正式施行全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并在2023年5月推出加快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同步發布首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
北京提出,2024年將提升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和基礎底座自主可控能力,推動人工智能模型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在政務、醫療、工業、生活服務等領域應用,保持人工智能研發應用領先水平。
杭州是全國人工智能重鎮,入選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集聚了全省超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梯隊。《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頭雁城市。
抓住商業互聯網的風口,讓杭州鍛造了數字經濟的金名片。如今,如何推進數字經濟“二次攀登”,如何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答案已來。3月14日,杭州已提出要把高水平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作為深化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首要任務。
王堅院士是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總召集人。他表示,聯盟的成立將助力杭州牢牢抓住人工智能發展機遇——以算力建設、模型創新、應用及服務開發為牽引,吸引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創新主體在杭州形成產業集聚,帶動杭州人工智能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他還倡議聯盟成員做有理想、有行動、有結果的行動派,在杭州一起帶動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產業新生態
當前的杭州,正積極培育“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新生態,全力打造全國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要拿到開啟杭州發展下一個“黃金二十年”的入場券。
而集聚全市乃至全省最強人工智能力量的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被寄予厚望——要努力成為搶占產業制高點的組織者、推進器、創新源。
“人工智能+”,并不僅僅是大家平常能看到的“AI+場景”應用,它涉及到人工智能全產業鏈。
加入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的160家創新企業和機構,就覆蓋了芯片、存儲、板卡和服務器、網絡、算力中心、云服務和基礎軟件、基礎模型和框架、行業應用的人工智能全產業鏈條。
根據聯盟倡議,接下來這些企業要圍繞算力普惠、關鍵技術、人才培養等痛點,聯手干幾件大事。
先說算力。發展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就需要算力。而目前算力存在兩個重要的痛點:一是算力資源閑散、碎片化,沒有形成規模化,算力有限;二是算力成本高,很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針對第一個痛點,聯盟正在做兩件事:一是打造智算集群,利用技術把原先散落在各個企業和機構的算力構建成一張算力網絡,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二是建設新型的綠色低碳算力中心,以“共建共享、平等開放”理念開展算力資源匯聚與供需服務。
基于上述兩項舉措,聯盟也致力于將算力成本降下來。“如果能夠把算力成本降到目前的1/3,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王堅院士看來,算力成本直接決定創新成本。
因此,他呼吁聯盟成員做好市場算力資源有效匹配,在杭州形成對全國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算力成本公允體系。這也將助力杭州打造全國算力成本洼地。
再看技術賦能。聯盟成員將協同開展算法模型創新攻關,共同打造賦能千行百業的“大平臺”,實現數據、模型和工具的開放,從而形成開放的產業環境。
最后看政策環境。杭州正在堅定地“做難而正確的事”,加緊設計發展政策,通過“政府+聯盟+企業+高校院所”的良性互動,共同營造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
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首批揭榜任務發布,涵蓋數據服務、算力服務、模型服務、技術服務、場景應用、產業集聚等方面。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浙江公司、杭州數據交易所等10家單位揭榜,攜手開啟深度合作,加速推動人工智能領域開放創新。
2023年1月,浙江省委召開大會,將數字經濟創新提質視為“一號發展工程”。同年5月,杭州市召開全市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大會,并提出杭州要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在國內,杭州也是國內第一個提出打造數字貿易強市的城市,并正在建設國內首個數字自貿區。
杭州要把高水平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作為深化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首要任務,積極培育“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新生態,全力打造全國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拿到開啟杭州發展下一個“黃金二十年”的入場券。
在這個各行各業都在探尋數字化的時代,企業面對種種變化,到底什么競爭力是能夠讓企業形成自己的護城河?4月8-10日,傳承中心「國內高端訪學」7期期待您走進杭州,感受浙商澎湃活力,感受浙江企業創新力量!
傳承中心「國內高端訪學7期」杭州
學習時間:4月8日-4月10日
學習地點:杭州
參考資料:
1. 兩會確定的“人工智能+”加什么?怎么加?杭州大動作破題了-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