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芭溝鎮有這樣一座煤礦,為抗戰勝利和四川能源作出了突出貢獻,飽經滄桑,歷經80載歲月。如今,在5G技術的賦能下換了新容貌,走上了獨特的“嘉陽”模式,這就是嘉陽煤礦。
當下,數字化浪潮高歌猛進,各行業加速數智化轉型,以5G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成為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尤其在礦業開采領域,5G技術的引入整體提高了礦產資源開采的智能化程度。由此,嘉陽煤礦乘坐5G東風,開啟了轉型突破之路,使得老煤礦有了新樣貌。
打造“煤炭+旅游”雙主業模式
走進芭蕉溝,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浮華,一股古樸和寧靜的韻味撲面而來,嘉陽煤礦就靜悄悄地坐落在這兒。
有誰能想到,一座久經歲月的煤礦“搖身一變”成為了4A級景區。嘉陽集團總經理范勤英介紹,嘉陽煤礦在川投集團的幫助下,利用原來廢棄的礦井改造成了旅游礦井,之前的運煤車也被打造成旅游觀光的蒸汽小火車。與之前不同的是,原來忙忙碌碌的工人如今變成了游人如織的訪客。
旅游觀光載人蒸汽火車
不僅如此,嘉陽煤礦擁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淀,在歲月的長河中積累了寶貴的歷史記憶。記者了解到,嘉陽煤礦不僅打造了4A級景區,吸引一眾游人前往體驗復古的小火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基于嘉陽煤礦打造的中國煤礦博物館嘉陽分館和國家礦山公園也已成為火熱的打卡點。范勤英表示,嘉陽煤礦長久以來形成了“燃燒自己照亮世界,奉獻自己服務社會”的精神,四川省國資委黨校川投分校也座落在芭蕉溝,已成為典型的黨建示范基地。
翻開塵封的歷史畫卷,一同見證這座煤礦的前世今生。
嘉陽煤礦始建于1938年,地處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芭溝鎮,現為單井(天錫井)生產礦,核定年產能120萬噸。由于受煤層薄、產線長、人員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嘉陽煤礦亟需智能化改造提升開采效率和降低管理難度。
據介紹,嘉陽煤礦近年來積極提升煤礦的智能化水平。2020年,嘉陽集團成立了智能化開采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三機”配套方案,委托中煤科工集團開采研究院編制總體設計方案,項目包含兩套智能化開采系統,投資規模達到1.2億。一直到2023年4月,嘉陽煤礦第二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31231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正式投運,實現了地面單人操作遠程控制、自動化跟機截割、全工作面視頻巡檢、采煤機電纜全程視頻監控、支架視頻自動切換端頭視頻、監控中心故障語音報警,使生產現場達到了“透明化”。
嘉陽煤礦智能化改造后的各方面效益明顯,范勤英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采掘人員大幅減少,生產效率提高。在未進行智能化改造之前,煤炭資源的開采需要大約120人左右的隊伍,增大了安全風險;在智能化改造后僅需2名工作人員進行設備操控和巡視,就可保障煤炭資源的順利開采。
二是極大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當前的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實現了遠程操控,工作面綜合自動化跟機率達到97%,極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三是職工收益和幸福度明顯提高。目前的采煤工作效率比之前提升了十倍多,由以前的虧損轉為盈利,職工待遇相應提升,工資比原來上漲近60%~70%,職業年金逐步落地等。
四是生產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嘉陽煤礦在進行了多項自動化、機械化、無人化的改造后,極大地降低了煤炭開采的風險。同時,也使得煤礦一改之前“傻大粗黑”的形象,充滿了科技感。
5G專網全面賦能開采煤炭應用
智慧礦山的建設往往需要傳輸大量的高清視頻、傳感和控制數據,必須依托于強大的高可靠通信傳輸網絡。5G專網擁有高度的定制化、安全性、多接入等特點,也因此被運用于智慧礦山的建設中。傳統礦山如何依托5G專網進行智能化改造?嘉陽煤礦用自身的智能化綜采線創新給出了回答。
范勤英介紹,嘉陽煤礦配備了大量的前衛的裝備和技術,基于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和中興通訊的技術支撐,實現了5G專網入井,在井下實現了萬兆傳輸,使得海量設備的數據能夠實時回傳到地面,提升了煤炭開采的可視化、數據化。
井下通信設備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2023年嘉陽煤礦開始組織5G設備入井安裝,與此同時中興通訊在地面機房開展5GC核心網架設。截止報道之日,井下的10臺BBU、33臺PB設備和配套的5G基站已全部安裝到位,行人區域已全面實現5G通訊。
5G專網的全面鋪設極大提高了煤礦生產的信息化程度。在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中興通訊的支持下,嘉陽煤礦目前已經建設成“超融合硬切片承載網、5G無線通信系統、5G+精確定位、5G+應急廣播、5G+智能視頻、5G+巡檢機器人、5G+智能鉆機”等系統。
井上井下5G實時視頻通話
嘉陽煤礦信息化副總工程師但通在談到5G專網為生產帶來的便利時表示,嘉陽5G專網入井實現了生產網絡與公網高度隔離,業務數據的本地流轉,井上井下工業環網、視頻回傳網絡、調度網絡等多條網絡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有效解決井下數據通信受阻、無線網絡卡頓,通話網絡不流暢等痛點,提升了網絡傳輸效率,為智能化開采遠程操控提供了高質量網絡支撐。
嘉陽煤礦信息化集成平臺
5G專網的鋪設成功打通了煤礦井下最后一公里問題,嘉陽煤礦一系列業務的上線應用將會為其他“南方型”煤礦提供借鑒。“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安全投入,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充分運用智能化綜采和5G成果,提質增效,建立可持續發展合作生態,不斷推進5G+智慧礦山建設。”范勤英補充道。
“5G+智慧礦山”市場廣闊,需持續提高礦業科技水平
未來智庫報告顯示,隨著5G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礦山5G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也將不斷擴大。預計未來幾年,礦山5G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數千億元以上。
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總經理劉程在采訪中表示:“5G技術在煤礦行業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5G技術的應用可以加快煤礦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為煤礦行業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可靠的技術支持。”
當下,我國已經有不少5G賦能智慧礦山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智慧礦山的發展,但這還遠遠不夠,需要持續為礦山加碼科技,提升安全和效率。
5G技術給煤礦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助力煤礦建成少人或無人工作面,實現煤礦開拓、采掘(剝)、運輸、通風、洗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最終將人從繁重的、危險的場所解放出來,對于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中興通訊作為“數字經濟筑路者”,在醫療、交通、教育等領域持續賦能。在礦山領域,中興通訊礦山業務部躬身入局,打造最懂礦的網。中興通訊副總裁熊繼斌介紹,近年來,中興通訊聚焦政企業務,特別是能源、礦業領域。中興通訊成立了專門的“特戰隊”,做好礦業等行業服務。自2021年以來,中興通訊為全國200多家礦企提供了相應的智能化服務。此外,中興通訊是嘉陽煤礦中井下5G無線、工業互聯網以及井上井的信息傳輸,有線和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重要參與者。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礦山領域更是如此!嘉陽煤礦在5G的加持下不僅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還使得這座老煤礦有了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