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威海4月24日電 (楊勝武 王嬌妮)陽春四月,山東威海臨港區的設施農業大棚里熱火朝天。上善堂基質藍莓基地的十余畝藍莓進入采摘期,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新鮮誘人。
“以前種水果特別辛苦,天氣影響也大,現在應用了智慧大棚很省心,管理起來也很容易?!被厣a經理高勇稱。
2024年4月,果農在藍莓智慧大棚里采摘果實。受訪企業供圖據悉,該基地智慧大棚鏈接5G物聯網,配備了智能化的滴灌、噴灌系統和溫度、濕度控制系統,在手機上遠程遙控,即可精準調控大棚,確保果實得到充足的水分和養分。
與此同時,鴻樹林大櫻桃采摘園配套建設了水肥一體化滴灌、溫濕度自動化調控系統,為大櫻桃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花滿園智慧果園采用世界先進的蘋果矮砧寬行密植栽培技術模式,引入智能防雹網系統、陶瓷納米探頭、自動氣象站等高新技術設施,實現噴藥、施肥、花果管理全過程的機械化、設施化。
威海臨港區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科副科長杜軍輝介紹稱,該區近年來開發設施農業種植模式,有效提高瓜果蔬菜種植效益,目前共建有農業設施644個,設施總占地面積達到2590畝。
“集中連片的規模示范效應,有力推動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倍跑娸x稱,該區還將在果苗良種培育、農業人才培訓及技術指導、休閑農旅等方面發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讓現代化設施農業更好地惠及農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