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行業吸引不來年輕人?職業院校養老專業只是培養護理員?近日,北京勁松職業高中(雙龍校區)(以下簡稱勁松職高)舉行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開放日,學校通過近10年辦學成果和畢業生現身說法對上述觀點說“不”。
學生嫻熟展示照護老人職業技能
在勁松職高(雙龍校區)教學樓,智能居家養老展廳、膳食營養展廳、康復設備展廳、護理技能實訓展示區、多元輔療課程體驗區和智慧養老設備體驗區分布于各層,學生向參加活動的上百名家長介紹智慧養老照護流程,并嫻熟展示輪椅轉運、為老人助浴、心肺復蘇等技能手法。
據了解,勁松職高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有兩個實訓區,位于教學樓1層的實訓區由10個護理實訓室和2個洗浴實訓室組成,可以進行老年服務標準化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教育部1+X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場就設在這里。該專業把比賽要求融入教學,按照考試標準錘煉職業技能,學生平時在實訓室進行實操練習,取證率達到100%。
在洗浴實訓室,高一學生王佳奧和王宇碩已經學會使用臥式沐浴系統,用假人練習為老人助浴的整套動作流程。談起未來可能要為真人助浴,兩個大男孩神情略顯羞澀,“剛開始會覺得不好意思,但如果老人有需要,肯定要遵守職業道德。”“老人就是我的服務對象,做多了慢慢會習慣。”
養老專業就業對口率達到95%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其中提出支持和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和社會需求增設銀發經濟相關專業。
勁松職高是北京市第一個建立養老專業的中職學校,2020年入選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建設項目。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主任姚蕾介紹,隨著老齡化市場日趨成熟,市場需要的養老人才不再僅限于照顧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對于“科班出身”的職校生,養老機構不會要求他們扮演普通護理員的角色,而是要承擔社工師、老年人活動專員、客服顧問、養老秘書、養老產品營銷專員等大量需要年輕人支撐的崗位。“學校已連續向首都養老行業、企業輸送六屆畢業生,就業率100%,對口率95%。部分學生在行業內迅速走上基層管理崗位。”
“咨詢人數已遠遠超過招生人數”
勁松職高副校長、雙龍校區主管張晶京告訴記者,智慧養老已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數字化對養老機構的沖擊,需要更多高素質養老人才填補職場空白,就業前景廣闊。
她表示,學校近10年來持續深耕專業,逐漸得到市場和家長的認可。加上近年來北京市推出“3+2”中高職銜接辦學項目,項目生畢業時可取得相應中高職學歷證書及相關職業等級(資格)證書,出路更多元化,所以養老專業招生早已從最初需要動員變得門庭若市。“第一年我們只有一個班20個學生,今年除了老牌的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外,還新增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一共計劃招生100人,均為北京生源,感興趣來咨詢人數已遠遠超過要招生人數。”
據了解,在今年北京市新增“3+2”中高職銜接辦學項目中,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除了勁松職高與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合作外,還有北京市商業學校、北京科技高級技術學校與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的合作。
(勞動午報記者 任潔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