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崗位、刷臉、投簡歷,整個過程只要15秒……今年以來,數字技術、智慧服務加速融入各地的春季招聘,為求職者帶來了新體驗。近日,記者在一款刷臉求職設備“1號求職機”上體驗了一次云應聘?!?號求職機”運營負責人徐陽告訴記者,如今這種方式頗受各地求職者的歡迎。
求職“解鎖”刷臉新模式
在上海中心大廈地下二層的黨建中心入口處,記者找到了一臺“1號求職機”。從外形看,求職機像一臺放大版的平板電腦,在機器的左邊設置了操作提醒:選擇職位→刷臉投遞→報名信息確認,三步完成。
根據指示,記者在現場嘗試了操作。點擊機器大屏,頁面就進入招聘崗位頁面,滑動屏幕可瀏覽正在熱招的崗位信息,記者選擇了一個“測試工程師”的崗位點擊立即報名,跳轉到支付寶實名認證的刷臉界面,掃臉成功后,頁面跳出了記者的基本個人信息,包括支付寶頭像、手機號、身份證號等,點擊確認就完成了機上報名。幾乎同一時間,手機收到短信,提醒可以進一步完善個人詳細報名信息。
記者注意到,這臺機器上職位信息的提供方為陸家嘴街道。該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就業服務部專員透露,該機器是中心和企業共同研發的,從今年1月開始試運營,是建設“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一種延伸探索。
“有了這個機器,求職者可以直觀地看到招聘信息,并且能夠‘刷臉投簡歷’。目前這臺機器上的職位每日都會更新?!彼硎?,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是中心今年就業工作的重點,這類數字化招聘模式的投入使用,不僅起到了宣傳的作用,還能使服務陣地延伸到家門口,把就業服務及時送到社區居民手中。
數字化實現就業互聯互通
這樣的招聘“神器”,在上海各區共有十幾臺,主要分為街道崗位、普通就業崗位、靈活就業以及綜合機器。求職者如果使用過機器“刷臉投簡歷”,后續產品還會根據求職者的學歷、個人求職意向、興趣愛好和技能等因素持續推薦崗位。
除了方便求職者,企業在“1號求職機”上面投放崗位也同樣十分便捷。擁有釘釘賬戶的公司,只需要在釘釘上搜索“1號直聘”,上傳營業執照并完善相關資料,最快一個小時即可審核通過。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有針對高校推出的“特制版”,即根據招聘需求和畢業生學科特點在求職機上投放相應崗位,有效提高求職精準度。
徐陽告訴記者,求職是一個低頻業態,如果從釘釘、飛書等辦公場景中切入來匹配他們的訴求,實現就業在數字化層面的“互聯互通”,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比如,通過抖音刷到了某個企業的崗位推薦,有意向的用戶可以直接跳轉到發布信息的企業頁面上進行直接溝通?!迸c此同時,數字化打破了傳統就業邊界,他舉例說,一些缺乏簡歷優化能力的藍領很愿意通過刷臉方式應聘,認為簡單便捷。(勞動報記者 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