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寧波5月16日電 (王逸飛 尹倩蕓)5月16日,在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下稱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寧波側和舟山側,隔海相望的兩臺超大直徑盾構機刀盤同時轉動,開啟相向始發的“穿海之旅”,標志著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建設進入盾構掘進階段。
5月16日,在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寧波側,“甬舟號”盾構機正式始發。 范少文 攝甬舟鐵路線路西起寧波東站,經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通過新建海底隧道至浙江省舟山市金塘島,通過新建跨海大橋至冊子島及舟山本島,終至舟山市定海區白泉鎮,線路全長76.4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項目建成運營后,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鐵路的歷史,中國長三角地區惟一不通高鐵的地級市舟山將接入中國鐵路網。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位于寧波與舟山之間金塘水道下方,西起寧波市北侖區,東至舟山市金塘鎮,全長16.18公里,其中盾構段長11.21公里,是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據悉,金塘海底隧道工程采用“甬舟號”和“定海號”兩臺盾構機施工,每臺長135米、重4350噸,開挖直徑14.57米。其中,“甬舟號”由西向東獨頭掘進4940米,“定海號”由東向西獨頭掘進6270米。兩臺盾構機在歷經高水壓地段及復雜地層“長途跋涉”后,將最終在海底“會師”,中心軸線對接誤差不超過2厘米。
據了解,寧波與舟山兩地之間海域地質復雜多變,隧道要下穿石油管線、海堤、碼頭和航道等多項風險源。穿越過程中要經歷28次軟硬地層變換,其中硬巖最高強度近200兆帕,施工復雜程度、難度和風險世界罕見。
“采用盾構下穿金塘黃金水道,可實現鐵路全天候運營,有效降低工程建設對寧波舟山港航道影響。隧道掘進過程中,采用先進的泥水平衡技術,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對周圍海域的影響。同時,施工產生的泥漿通過綠色環保技術進行固化處理,可避免對島嶼和海洋環境造成影響。”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項目負責人王雙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