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中國光網絡研討會大會主席韋樂平分享了大模型時代oDSP的進展和趨勢。
就行業進展來看,目前oDSP采用5nm、120G波特率級、QPSK碼型能支持400G速率1600公里的超長干線傳輸。
韋樂平介紹,新一代oDSP將采用3nm、180G波特率級(或240G)、QPSK碼型應能支持800G速率數百乃至上千公里的普通長距離干線傳輸。300G波特率級oDSP技術有望實現,但400G級別尚無技術路徑。
基于此,韋樂平預測,未來oDSP將呈現以下3個方面的技術發展趨勢。
一是在5nm和800G級別,模擬電路消耗了約50%功率,在3nm和1.6G級別一在5nm和800G級別,可消耗約65%功率,將功耗大頭的模擬電路從oDSP分離是重要趨勢。
二是為進一步降低功耗,可能還需根據細分市場分別優化定制設計。
三是數字副載波調制(DSCM)不僅增強高波特率信號對色散和濾波的容忍度,還能增強對非線性的容忍度,是未來超高速系統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