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變革創新潮流滾滾向前。當前,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AI)、算力、數據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因素。在高質量數據、高性能算力、高水平算法的共同作用下,AI+應用加速突破,為千行百業注智賦能,引領經濟社會從“5G+”邁向“AI+”,AI+新時代大幕開啟。
大模型作為AI細分領域熱門賽道,以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與行業領域深度融合創新,逐步成為引領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之一。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成研院)深耕人工智能領域,深化行業大模型創新發展,基于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底座,打造教育、醫療、農業等行業領域大模型,聚力推動“AI+”場景應用,提高數智服務供給水平,構建起有智慧、有溫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務能力體系。
教育大模型,實現教育行業“全場景”賦能
大模型之“大”,不僅在于參數規模大、訓練數據大,更在于應用場景的豐富性。成研院聚焦“教、學、管、評”教育行業核心領域,融合教育通用數據和專業知識訓練形成“數據+知識”雙驅動的教育大模型,具備教育知識問答、學習路徑規劃、自動出題、考試異常行為識別等能力,助力教學、管理、考評場景下產品打造,實現教育大模型“全場景”賦能。
AI學習機精準學體育教練應用
圍繞學科能力提升,成研院基于教育大模型推出AI+數智人教師和體教融合大模型應用,聚合AI體育教練、作文批改等多學科多場景應用,并以AI學習機為應用載體,打造數智人教師終端型AI原生產品,有效解決教、學、評、育四大場景的教育問題,牽引教育行業煥新升級。教育大模型專家介紹,AI體育教練能夠實現對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等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的指標解析、運動過程分析和運動建議生成,為學生提供專業的運動指導建議。此外,體教融合大模型還具備多維度運動指導分析及智能問答功能,并支持數智人教師動態交互,能夠廣泛應用于體育教學、鍛煉、測試等運動場景。
教育大模型助力智慧考務工作數智化轉型升級。成研院借助AI、云和大視頻能力,打造云化AI巡考平臺,以云化服務模式,覆蓋考場智能巡查和保密室智能巡檢兩大場景,通過專線將考點視頻流匯聚至移動云,在云端通過AI巡考平臺對考場視頻進行實時的分析和預警。AI巡考實現教育部44種考試異常行為全識別,通過大小模型協同算法,準確率提升50%以上。在2024年高考保障工作中,AI巡考服務18省(區、市)超300萬考生。
醫療大模型,以AI之“智” 賦能醫療之“治”
大模型具備類人特質、角色屬性,能夠自主完成多種類型任務,正逐步成為信息服務的新入口。在醫療領域,AI賦能醫療救治驅動醫療健康產業智能化轉型速度加快。成研院基于九天·通用大模型基座,打造醫療行業大模型,涵蓋急救、隨訪等專業模型,賦能院前急救、院中問診、院后隨訪醫療健康全流程,助力醫療救治煥“新”提“質”。
在“院前”急救時,AI+應急救援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急救調度轉運效率,使救助提前約15分鐘;“院中”問診時,AI+智能問診應用提前收集患者病情,提高正式問診效率和患者就醫體驗;“院后”隨訪中,AI+智能隨訪應用可以為患者日常隨訪提供健康問答、健康咨詢服務,為醫生提供醫療知識查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救治效率。據悉,AI+應急救援場景目前已在廣州120完成部署,累計調用近4萬次,有效輔助調度員提升工作效率約30%,患者接受救助時間提前約15分鐘。
成研院醫療行業負責人表示,AI+醫療場景應用,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精準度,還推動了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患者體驗的全面升級。成研院還攜手中日友好醫院共創專病精準治療大模型,為患者帶來了更加精準、高效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推動更多智慧化醫療服務場景加速落地,以AI之“智”賦能醫療之“治”,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農業大模型,點亮AI農業新未來
大模型加速賦能千行百業的同時,也在全方位重塑產業發展模式和思維方式。在農業領域,AI為農業生產帶來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持續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成研院聚焦農業生產、農事決策、糧食儲藏等環節,打造農業多模態大模型,構建高標田監測、新農人服務、種植生產服務和主糧作物儲藏等相關數智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生產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
“以前我田里發生病蟲害,都不知道怎么根治,現在方便了,打開‘新農人’小程序掃一掃,就知道莊稼生了什么病,應該怎么治!”農業生產中,病蟲害是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當農業作物發生病蟲害時,科學精準地判斷病因,精準施策尤為重要。農業大模型具備多模態病蟲害識別、農業技術服務能力,通過賦能種植環節,提升病蟲害診斷效率,提供精準防治建議,有效減少農藥濫用。作物生長過程中,大模型實時監測作物生長水平,提供水肥管理建議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大幅提升農產品品質。作物成熟后,大模型還可以通過對話方式生成營銷海報并附加購買二維碼,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產銷環節智能化無縫銜接。
農業大模型“北斗+智慧農業”單產提升示范區地面采集監測站
據介紹,成研院圍繞“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高產高效集成”工作思路,依托農業大模型探索出一套符合山西省大同市農業生產實際的玉米單產提升模式,有效推動當地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經專家測產,2024年大同市“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試點畝產達2481斤,較去年提升333斤,增幅達15.5%。
“AI+”已逐步融入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共創AI+新時代,共贏數智新未來,需要產業各界的緊密協作和共同努力。
面對數智化時代的新機遇、新挑戰,成研院將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推動AI技術與信息服務深度融合創新,充分發揮場景創新的牽引作用,全力打造AI+標桿項目,推動AI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應用,讓AI不僅會“作詩”,還會“做事”,做更復雜、更具創造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