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以“AI賦能,共筑數字新生態”為主題的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低空經濟生態合作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大會圍繞新一代信息基礎網絡建設、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人工智能、量子安全、低空經濟等戰略新興產業布局相關重點主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參與并發表了“中國信通院低空智聯算力網工作探索”主題演講。
栗蔚指出:政策導向方面,我國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新興產業。2024年3月我國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低空經濟”,報告“(一)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小節中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場景推動方面,不同低空應用場景催生對大規模、異構化、智能化算力聯網協同計算的需求。低空應用場景分為相對成熟場景、新興產業場景兩大類,不同場景對大規模、異構化、智能化算力聯網協同計算的核心訴求不盡相同,算力資源已成為支撐各領域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的關鍵要素,同時,隨著智能化、網聯化、無人化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算力資源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需要不斷優化和拓展以滿足未來需求。
在此背景下中國信通院云大所開展低空智聯算力網體系架構研究,低空智聯算力網是低空應用場景面向算力應用與調度需求進行能力增強和系統升級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通過邊緣云、中心云、算力互聯網的協同工作,構建為無人機、低空飛行器和其他低空經濟活動提供算力支撐、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智能化等服務的低空一體化公共云平臺服務 ,賦能低空產業實現“可算、可調、可用、可控”。
后續,中國信通院云大所將持續圍繞低空智聯算力網研究體系,從政府支撐、標準制定、案例征集、評估評測、生態活動、產業實踐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不斷深化對低空智聯算力網技術的理解與應用,持續凝聚行業產業力量,共同打造開放、協作、共贏的低空生態,為低空領域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