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波市海曙區科協充分發揮凝智聚力作用,認真履行“四服務”職責,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學術交流服務平臺、科技人員成長服務平臺,為海曙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協力量。
一是搭建產業服務平臺。針對企業求賢若渴、專家急需將成果轉化的“雙側”需求,海曙區科協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創新站等創新平臺建設步伐,努力構建層次分明、特點突出的產業服務平臺體系,持續推動科技力量與區域產業的融合發展。截至目前,海曙區已建設院士工作站6家,院士科技創新中心5家,博士創新站30家,促成李衛、馬軍等院士專家與企業合作11項,博士專家與企業合作30余項。
二是搭建學術交流服務平臺。海曙區科協積極對接國家級交流平臺,先后與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10余家國家級學會建立緊密聯系,并承辦可持續時尚科技產業大會、青年俄羅斯科技專家海曙行等學術交流活動,引流帶動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源源不斷地下沉到園區、企業和生產一線,2024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陸軍等百余名專家到訪海曙,為園區、企業賦能,如鄭緯民院士領銜的海致高性能圖計算院士專家工作站,與企業研發團隊合作開發了高性能圖計算技術,解決了銀行等不同行業在圖數據庫解決方案上的定制化需求。
三是搭建科技人員成長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科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通過鎮鄉聯動、線上排摸、實地走訪等方式做好優秀科技工作者事跡挖掘,積極推薦海曙區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案例和工作典范,參與“科技追夢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征集推薦。2024年,廣新納米董事長王利平、眾遠新材料董事長趙文軍、可之人工智能董事長王冠等5人獲評寧波市科技型企業家及寧波市最具創新力青年科技型企業家等,推薦入選率100%。
作者: 鐘萍 來源: 海曙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