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吸納就業 改善民生 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穩中有增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
第五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呈現出積極變化。
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穩中有增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第四次經濟普查相比,我國第二、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規模繼續增加,就業結構呈現一些新變化。新產業新業態吸納就業能力增強,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穩中有增,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創造了有利條件。2023年末,我國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9億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萬人,增長11.9%。
從業結構呈現新變化。2023年末,第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64億人,比2018年末下降4.8%。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了2.65億人,增長25.6%。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 王冠華:近年來,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隨著互聯網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有一部分轉移到第三產業,也帶來了從業結構的變化,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新興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不斷增強。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507萬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1617萬人。
工業經濟量增質升 工業實力發展壯大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五年來,我國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工業經濟量增質升,工業實力發展壯大。
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423.6萬個,比2018年末增長22.7%;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01萬億元,增長44.3%;工業企業營收152.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28.6%。
此外,2023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19.2萬和5.3萬個。數量比2018年末增長44.5%和57.4%,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長36.8%、43.1%,明顯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 綠色化轉型持續發力
此次普查結果,還標明了“智能化”“綠色化”這兩個關鍵詞。一方面,我國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2023年末,我國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5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比重達42.3%。
另一方面,我國綠色化轉型持續發力。2023年,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產量比2018年分別增長4.9倍、7.4倍,逐步形成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