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產開源大模型DeepSeek引發全球AI領域高度關注。憑借出色的性價比,DeepSeek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AI應用,其自強化學習優化算法(GRPO)和極致的工程優化能力,大幅降低了AI模型的部署和運營成本,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此,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其他眾多企業紛紛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布局AI賽道。
眾多企業接入,布局AI新賽道
在此次DeepSeek的接入中,三大運營商“各取所需”“各展所長”。
中國電信天翼云自主研發的“息壤”智算平臺率先完成國產算力與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適配優化,成為國內首家實現DeepSeek模型全棧國產化推理服務落地的運營商級云平臺。在科研場景中,天翼云“息壤-科研助手”基于DeepSeek構建WebUI應用服務,助力科研工作者提升學術資源檢索、文獻閱讀分析等效率;在普惠AI場景,天翼AI云電腦接入DeepSeek,提供智能會話服務,廣泛賦能辦公、教育和生活等領域。同時,中國電信還通過息壤智算平臺、GPU云主機和GPU裸金屬等多種算力資源,為DeepSeek的部署、推理及微調提供全方位支持,有效提升了模型開發和應用的整體效率,降低技術門檻和成本,加速AI技術的普及。
而中國移動移動云選擇深度集成DeepSeek模型,并搭載自研的COCA算力原生平臺,實現“開箱即用”的便捷性。同時,移動云為DeepSeek-R1模型定制算力方案,為互聯網企業和高校科研提供高性價比的算力與開發環境。其全鏈路深度扎根國產昇騰生態,全面支持DeepSeek全系列產品,實現超過13%的推理成本降低,并構建全網算力布局,為用戶提供靈活、可擴展的算力支持。
中國聯通則宣布聯通云已基于“星羅”平臺實現國產及主流算力適配多規格DeepSeek-R1模型,兼顧私有化和公有化場景,實現多產品場景調用。在技術層面,聯通云構建“昇騰”全棧自主可控智算底座,與DeepSeek-R1模型深度對接,簡化調用流程,提升推理能力,同時實現算力適配靈活,滿足不同用戶對算力的需求;在服務層面,聯通云提供全方位運行服務保障,為客戶帶來開箱即用的使用體驗,并全面接入聯通云桌面、編程助手等多產品場景,讓DeepSeek-R1模型在多個業務場景中充分發揮作用。
除三大運營商外,華為云與硅基流動聯合首發并上線基于昇騰云服務的DeepSeek R1/V3推理服務;騰訊云將DeepSeek-R1大模型一鍵部署至“HAI”平臺;阿里云PAIModel Gallery平臺支持一鍵部署DeepSeek-V3和DeepSeek-R1;百度智能云千帆平臺推出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并提供超低價格方案和限時免費服務。360數字安全、云軸科技等企業也相繼宣布上線DeepSeek大模型。
優勢顯著 重塑國產AI產業格局
憑借其創新的技術架構,DeepSeek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成本優勢和應用效能提升。自強化學習優化算法(GRPO)和極致的工程優化能力,進一步降低了AI模型的部署和運營成本。這使得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無需大量資金投入,便能借助這一先進AI技術開展業務,如初創互聯網企業可快速搭建智能客服系統。
在技術性能上,DeepSeek針對中文做了大量風格對齊,大幅提升模型可用性,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中性能卓越,表現接近OpenAI的GPT-01正式版。強大的語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為各行業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以運營商為例,借助DeepSeek,智能客服、網絡優化等工作能快速處理大量用戶咨詢和網絡數據,提高服務效率和網絡質量。
從產業變革角度看,隨著DeepSeek應用增多,對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國內推理端需求激增,上游算力芯片等產業有望承接相應需求。同時,下游應用端將催生更多創新應用和商業模式,推動AI產業生態繁榮。另外,DeepSeek的出現縮小了投資者對中美科技的預期差,有望重塑全球AI市場格局,國內企業憑借這一技術,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或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