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著城市大腦的“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猶如一只靈動的眼睛,見證著“未來之城”的日新月異;啟動區內,又一處地標性建筑——雄安體育中心拔地而起,日前正式運營;悅容公園內,春花綻放、植被漸綠,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踏青打卡……這個春天,雄安新區迎來設立8周年。8年間,一座現代化新城破土、萌芽、生長,從一張白紙到初具雛形,展現出從0到∞的無限想象空間。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
在這里,只爭朝夕的聯通人奮斗在網絡筑基、數智創新、服務疏解的一線,他們攻克一道道難題、迎接一項項挑戰、完成一個個任務,與這座無限生長的城市同頻共振,解鎖著無限可能。
從“上天入地無門”到信號滿格,在網絡筑基中解鎖無限可能
一年一個節點、每年一個模樣,8年間,雄安新區從無到有、拔節生長,實現了從“一塊地”繪就“一張圖”建起“一座城”的華麗蝶變。
走在雄安新區新建片區的街頭,會發現一處處“妙不可言”的“驚喜”:路邊沒有一根根電線桿,空中也沒有密密麻麻的“蜘蛛網”,路面上也見不到市政設施的井蓋。新區從一開始就堅持地上地下同步規劃、先地下后地上進行建設,而水電氣暖訊等市政配套設施管線,就深藏在先行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里。
不過,為這座前所未有的“地下城”進行通信網絡保障并不容易。回顧起最初在地下管廊施工現場的情景,雄安聯通網絡建設者崔二偉從未想到會遇上“上天入地都無門”的情況:“地面上不能架設光纜桿路,地下管廊又深達十幾米、二十米,而且全是由鋼筋水泥筑成,信號很難穿透,最開始甚至用對講機也無法通信。我們經常是在地下管廊走一段后,找一個出口到地面上確認一次方向和位置。”
從各大工地的臨時通信保障,到光纜線路遷改,再到安置區通信設施建設,崔二偉和團隊同事一路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們緊緊跟隨新區規劃建設,建起一張高質量光纜網,為城市各個區域的網絡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雄安聯通不僅實現了全域千兆寬帶網絡的100%覆蓋和5G網絡的立體化、深覆蓋,還建立起光纖網絡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故障快速定位。“幾年前,在施工現場測試信號要舉著手機找‘風水寶地’,現在對于地下管廊的漏纜我們已經能精準定位到厘米級了。”在崔二偉看來,雄安新區的通信網絡建設工作充滿挑戰,也蘊含著可以創造無限可能的機遇,作為這座城市的一名網絡建設者,當看到信號滿格覆蓋時,自己感到很驕傲。
雄安新區是我國首個大規模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城市,地下停車場面積超2200萬平方米。圖為雄安聯通在地下停車場部署室內分布設施,確保信號滿格覆蓋。
近萬兆的傳輸速率下,一部8K的超高清視頻幾十秒就完成下載,這是2024年雄安聯通部署萬兆光網試點時的測試效果。網絡技術的先行先試,也正在為城市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繼助力雄安新區打造“IPv6+全國第一城”(IPv6即“互聯網協議第6版”)、“全省首個千兆城市”之后,2024年,雄安聯通在網絡創新方面取得了多項新進展。“去年,我們率先試點部署了萬兆光網,具備了在園區、小區等場景的萬兆接入能力;獲得了中國信通院IPv6+2.0 Advanced證書,進一步助力雄安打造全域純IPv6城市;在新區全域完成3000個5G輕量化站點的規模部署,為實現5G物聯奠定堅實基礎。”雄安聯通網絡部主管郭艷坡介紹。
雄安聯通試點部署萬兆光網
8年來,從網絡建設筑基者到網絡創新的領跑者,聯通人正在以網絡之筆,為雄安新區的建設藍圖拓展更大想象空間。
為智慧城市打造解決方案,在數智創新中創造無限可能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城市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盡收眼底”;在“雄安之翼”這一藝術地標項目的施工現場,一臺巨型3D打印機正在“打印”著一座大劇院;在容東片區的數字道路上,智能網聯巴士來往穿梭,進行著測試運行……自規劃之初,雄安新區就提出創建數字智能之城,8年來,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生長,一個個創新應用場景層出不窮,一幅幅智慧城市的新圖景躍然眼前。
在啟動區,中國聯通雄安互聯網產業園樓頂上,一架無人機徐徐升起,開始環繞園區飛行、采集各棟建筑的數據,用于園區的三維建模。
中國聯通雄安互聯網產業園航拍圖
石亞攀通過無人機飛行控制平臺為建筑進行3D建模
雄安聯通創新業務中心解決方案經理石亞攀此前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坐在辦公室里,通過聯通自主研發的飛行控制平臺,就能遠程操控無人機作業。“在雄安新區,很多客戶都對新技術和新場景有興趣、有需求,最近我正在與同事一起研究低空經濟,希望把聯通的創新成果應用到城市發展的更多領域。”石亞攀說,雄安新區這片創新沃土孕育著無限機遇,他希望用數字化解決方案解鎖這座智慧之城的更多可能。
從中國聯通雄安互聯網產業園駕車向北行駛不到10分鐘,來到雄安新區的又一地標性建筑——雄安體育中心。這座備受期待的大型場館日前已正式運營,科技感與智慧感成為其一大亮點,其中的弱電智能化工程便由雄安聯通承建。
雄安體育中心航拍圖
雄安體育中心體育場
雄安聯通交付經理唐玉偉介紹,雄安聯通針對雄安體育中心復雜的鋼結構,制定5G+WiFi6全覆蓋的網絡解決方案,保障數萬觀眾及賽事高清直播等通信需求;同時打造了智能化集成平臺,涵蓋樓宇自控、綜合安防、能耗管理等十余個子系統,提升場館運維管理效率。“比如,樓宇自控系統可對暖通空調、電力照明等設備進行集中監控,實現節能降耗;安防系統通過實時監控與入侵報警聯動,保障場館安全。”
工作人員在對智能化集成平臺進行調測
除了雄安體育中心弱電智能化工程,唐玉偉還參與了雄安國際酒店建筑智能化工程等多個創新項目的交付。他說,未來將繼續運用聯通的數智創新成果,發揮自己的項目經驗,讓更多智慧場景在雄安新區落地。
智慧建造、智慧交通、智慧生態、智慧園區……立足雄安新區這片創新高地,雄安聯通發揮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優勢,為城市建設持續輸出聯通智慧,已在多個領域累計承接數智項目811個,為這座智慧城市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高效保障疏解單位需求,在服務客戶中突破無限可能
首批疏解央企中國星網已全面遷駐,中國中化、中國華能將于今年下半年遷駐,中礦總部、首批疏解4所高校、北大人民醫院加快建設,第二批疏解項目基本選址落位……8年來,雄安新區加力提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個又一個疏解項目有序落地。
開通雄安新區首部010固話、在疏解單位進行駐場服務、24小時高效響應客戶需求、踐行“連夜裝”服務承諾……在高效保障疏解單位需求中,聯通人突破著更多可能。
為有力保障雄安新區高質量疏解發展,中國聯通成立了雄安新區服務保障領導小組,統籌集團公司、河北聯通、北京聯通等相關團隊,強化協同保障。為此,河北聯通專門設立服務保障團隊“總部級客戶服務中心”,緊密跟進疏解進展,全力對接疏解單位需求。
雄安聯通工作人員為疏解單位提供駐場服務
“我們從疏解項目的籌備、建設以及搬遷入駐等不同階段著手,全程服務保障疏解單位需求。”總部級客戶服務中心總監仇杰表示。
仇杰舉例介紹,為讓疏解單位擁有京雄兩地一致的通信體驗,雄安聯通于2023年12月開通了雄安首部010固話,并實現京雄兩地固話后四位短號互撥;前不久,針對入駐雄安新區辦公的央企總部,雄安聯通通過5G專網方案,有效保障了客戶數據安全保密、全國多址辦公方面的需求。
這一過程涉及大量溝通對接,為高效推進工作,仇杰和團隊同事有的長期駐京辦公,有的則經常往返于京雄兩地之間。去年,她幾乎每周都有一半時間在北京,“經常是早上趕六點多的高鐵到北京,晚上趕七八點的車次回到雄安”。
為了能隨時響應疏解單位的緊急需求,除在節假日確保有專人值班外,仇杰和同事們還養成了“手機從不關機”的習慣。她記得,有一次晚上11點接到客戶需求,需要第二天上午完成100多個固話裝機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我們集結力量全力以赴,一根一根地抻線路,對一臺臺機子進行安裝測試,最后圓滿完成任務。”在仇杰看來,做好客戶服務總會遇到不同挑戰,只有勇于突破極限,才能創造無限可能。她和團隊也憑借一次次超出客戶預期的響應效率和服務效果,多次獲得來自疏解單位和人員的好評。
8年,近3000個日夜,聯通人在一次次挑戰與攻堅中穩扎穩打,與雄安新區共同生長,見證了這座城市從藍圖到實景的日新月異。未來,在這座無限生長的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里,聯通人將懷抱著對這座城市的無限期待,繼續扎根奮斗、向新前行,以智慧和汗水、以新擔當和新作為,繼續解鎖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