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在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下,我國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陸續發布2024年財報,亮出穩健增長而又意味十足的成績單。過去的一年,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在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科技強國等國家戰略推動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為高質量完成信息通信業“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收好官,為信息通信業實現“十五五”高質量發展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維筑基
我國電信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國家層面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有進。過去的2024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至關重要的一年,是“穩”字當頭的一年。一年來,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幻莫測,外部壓力洶涌如潮,內部困難荊棘叢生,復雜嚴峻的宏觀形勢給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黨中央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084億元,經濟規模穩步擴大,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這一成績的取得,既展現出我國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又體現出我國作為世界經濟中流砥柱的“穩”。從產業結構看,三大產業齊頭并進,其中作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全年增加值達到765583億元,增長5%,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起到了穩大局的核心作用,我國經濟增長逐漸從依賴投資和出口,轉向消費和服務業“雙輪”驅動。
從行業層面看,我國信息通信業量收實現穩健增長。過去一年,我國信息通信業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力推進“十四五”規劃任務深入落實,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優化升級,融合應用持續走深向實,為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夯實根基,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全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2%,低于GDP增速,這給全行業帶來了加快實現信息通信業現代化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比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快4.8個百分點,有力拉動第三產業的穩步提升。在傳統電信業務基本盤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物聯網、智算中心等在內的新興業務繼續突飛猛進,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全年新興業務收入達到4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對電信業務收入增長貢獻率達到78%,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21.6%提升至2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2.5個百分點。新興業務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
從企業層面看,2024年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營收、利潤實現雙增長(見表1)。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面對市場競爭加劇、5G投資回報壓力大、傳統業務下滑、新興業務不確定性增加、政策與監管環境調整等諸多挑戰,取得了穩健增長的不俗表現,收入規模持續擴大,利潤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移動全年營收達到10408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895億元,同比增長3.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84億元,同比增長5.0%。中國電信全年營收為5235.69億元,同比增長3.10%,其中服務收入4820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30.12億元,同比增長8.43%。中國聯通全年實現營收達3895.89億元,同比增長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0.3億元,同比增長10.5%。
2024年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營收情況
基礎設施建設量質齊升
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收入和利潤是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核心指標,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在過去一年的努力和成績。在經歷了改革開放數十年的高速發展,經歷了供給側改革、結構性調整帶來的陣痛,經歷了近十年來美國的無理打壓和全面圍堵,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需要信息通信業的強大支撐和充分賦能!
425萬個5G基站遍布我國大江南北,構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平均每萬人擁有5G基站30.2個,較上年末提高10.2個。7288萬千米的光纜線路總長度,能圍繞地球赤道1822周,其中,新建光纜線路856.2萬千米,是上年新建量的1.8倍。2820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PON端口,比上年凈增518.3萬個,支撐全國207個千兆城市順利建成。83萬個數據中心機架,超50EFlops(FP16)的智算規模,彰顯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的高速建設,算力網絡加速布局和完善,為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數字底座。26.56億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推動“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演進。17.9億移動電話用戶(其中5G用戶10.14億),意味著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27.1部/百人,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9.5個百分點,持續領跑全球。2.07億千兆用戶占固定寬帶接入用戶比重達到30.9%,較上年末提高5.2個百分點,推進智慧家庭創新應用加速涌現,讓用戶盡享數字生活。5G應用已融入國民經濟80個大類,應用案例累計達到13.8萬個;工業互聯網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1.7萬個,在10大行業形成了20大典型應用場景……
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5G基站鱗次櫛比、一座座智算機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光纜線路蜿蜒連接,構成一幅幅中國式奮斗畫卷。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的淋漓體現,也是錨定科技強國戰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的生動展現。當今時代,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前沿技術集中涌現,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科技領域已然成為國際競爭的最前沿和主戰場。如何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是擺在我國信息通信業面前的必答題。
過去的一年,作為創新主體的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給出了自己旗幟鮮明的答案,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5.1%,高出收入增速1.9個百分點,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中國移動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出業界首個5G-A通感一體技術體系,6G通感智算融合實驗裝置入選中關村論壇重大科技成果;“九天”通用大模型成為首個獲得國家“雙備案”的央企大模型,并成功入選“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量子計算云平臺入選科技部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牽頭5G國際標準數量居全球運營商首位,積極布局40款AI行業大模型,推出24款“AI+產品”、39個“AI+DICT”應用,政企市場簽約超500個“AI+DICT”項目,助力各行各業“智改數轉網聯”。中國電信承擔了云計算、量子通信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項目;視聯網入選“2024年央企十大超級工程”,并榮獲“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入選“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中國聯通積極參與制定多項技術創新國際標準,自研智能雙循環多聯模塊化機房高效空調,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這些都彰顯了我國信息通信業未來發展的十足后勁,為我國建成科技強國注入了強大動力,貢獻了信息通信業的行業力量。
成績屬于過去,奮進正當其時。“起步穩”為今年“十四五”收官開了個好頭,“后勁足”則是未來“十五五”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面向“十五五”,“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是行業主基調,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對“進”進行了展望。
中國移動錨定“創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發展定位,勇擔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主力軍,實施“兩個新型”升級計劃、“BASIC6”科創計劃、“AI+”行動計劃,全面服務生產、生活、社會治理數智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為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貢獻更大力量。中國電信積極把握行業和人工智能發展方向,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全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優質高效的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對美好數字生活的新需求,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篇章。中國聯通堅持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全面實施融合創新戰略,抓住人工智能帶來新的增長機遇,構建智算產品、基礎產品、行業產品和生態產品的差異化特色產品體系,服務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數字化轉型,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做出新的貢獻。
未來“十五五”時期,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信息通信業現代化、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必定會“云帆高掛千帆舉,砥礪奮進譜新篇”。
*本篇刊載于《通信世界》2025年4月10日*
第7期 總9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