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4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人工智能大陸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到將簡化人工智能相關法規,并通過建設“人工智能工廠”網絡等措施,全面提升歐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
歐盟委員會負責技術主權等事務的執行副主席漢娜·維爾庫寧在聲明中表示,該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盡可能減少相關行業在監管方面的負擔,并保證《人工智能法案》簡單且有利于創新。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成為全球首部全面監管人工智能的法規。該法案旨在通過風險導向的方法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分類和管理,確保其安全性和透明度,同時保護基本權利和民主制度。
《人工智能法案》將AI系統分為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三類,并對不同類別采取不同的監管要求。其中,高風險AI系統如ChatGPT需要滿足嚴格的透明度和安全要求,而低風險AI則只需遵守基本的合規性標準。此外,該法案還禁止使用威脅用戶基本權利的人工智能系統,并對違規企業處以高達全球年營業額7%的罰款。
據悉,歐盟將把重點放在建設人工智能數據和計算基礎設施上。在建設“人工智能工廠”網絡方面,歐盟委員會希望通過開發所謂的“人工智能超級工廠網絡”,幫助企業訓練最復雜的模型。這些工廠將配備約10萬個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是目前在建的人工智能工廠數量的四倍。這一舉措旨在增強歐盟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尤其是在與美國和中國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