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5月8日公開發布《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擬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安全隱患建立統一規范。
隱藏式車門把手在碰撞、斷電等場景下存在逃生與救援風險,電動式把手因電力中斷可能失效,增大事故處理難度。此外,不同車型的開啟方式差異(如杠桿式、電控彈出式)導致用戶操作不便,甚至出現“開車門如同開盲盒”的體驗。
當前國內外尚無專門規范車門把手的標準,國內現有標準僅覆蓋耐久性、耐高低溫等基礎指標,未涉及應急功能設計。新能源汽車普遍采用隱藏式把手以優化風阻(降低油耗/提升續航)并增強科技感,但缺乏統一安全標準制約行業規范化發展。
技術要求?
?機械冗余設計?:要求配備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確保斷電或碰撞時可通過機械方式開啟車門;
?標識統一化?:明確隱藏式/應急式把手的標志要求,提升緊急情況下的識別效率;
?結構強度規范?:強化車門外把手與內把手的強度標準,需通過動態試驗驗證防夾功能及可靠性。
標準適用于乘用車及輕型貨車,是全球首個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技術規范,由吉利、理想等車企聯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起草,計劃22個月內完成制定。
通過強制要求應急機制和結構強化,降低事故場景下的逃生與施救難度,推動車企統一設計邏輯,減少因操作差異導致的用戶困擾,同時為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提供安全基準。
目前該標準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5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