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席卷東海之濱,5G-A網絡織就低空天路。 在浙江這片創新熱土上,中國移動以5G-A網絡為畫筆,正繪制一幅低空經濟新圖景。
中國移動5G-A通感一體技術重塑舟山海洋經濟
舟山群島星羅棋布,傳統交通受制于風浪。在秀山海域,搭載高清攝像頭的無人機沿航線巡檢,畫面實時回傳至“低空海智綜合管理平臺”。這個融合GIS三維底座與AI智能識別的系統,已覆蓋全縣64個漁業碼頭,部署8個無人機智能機巢,日均起飛十余架次。
記者了解到,當系統發現疑似“三無”船只時,自動預警并生成工單直送主管部門。更令人驚嘆的是,平臺能智能識別地籠網、污染漂浮物、海岸侵蝕等細微變化,將傳統“人巡船查”升級為“云端執法”。
此外,在東海之濱,一架搭載恒溫保鮮箱的無人機從舟山岱衢族養殖基地騰空而起。15分鐘后,這條新鮮捕獲的大黃魚便出現在當地餐廳的餐盤上,魚鰓鮮紅,肉質緊實如初。而在傳統車船運輸中,這段旅程需要顛簸兩小時之久。 “這極大提升了魚的品質口感,助力高水平餐飲”,岱山縣交通運輸局指揮中心主任盛恒江見證了這一變革。
其實,這些都得益于中國移動打造的近海5G通信實時保障體系。其應用中移凌云平臺確保無人機安全精準飛行,通過自研的視覺大模型推廣無人機智能巡檢應用,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拓展,全方位推動舟山低空經濟與服務的跨越升級,為海島民生保障與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數智方案,也為助推海島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了科技新范本。
杭州無人機外賣開啟城市低空物流新時代
在杭州未來科技城低空經濟示范區,一架印有“餓了么”標識的無人機降落在寫字樓停機坪。手機掃碼開箱的年輕人取出咖啡時,杯壁凝結的水珠還未消散,這正是浙江移動聯合迅蟻公司打造的無人機即時配送系統。
據悉,支撐這一場景的是5G-A網絡的三大革命性突破。首先是超低時延,指令傳輸延遲降至毫秒級,確保飛行安全;其次是超大帶寬,支持4K視頻實時回傳監控貨物狀態;第三是超精定位,米級定位精度實現樓宇間精準起降。
浙江移動杭州分公司5G技術專家岑曙煒對記者說到:“示范區采用5G-A通感一體技術,采用最新128T通感設備,新增對空波束,提升空域覆蓋能力;軟件方面,通過HBF權值技術創新、算法優化,推動低空網絡更高的感知高度升級,實現了低空專網與大網普通用戶的分層組網,確保實現600米空域的5G-A通信全覆蓋。”
事實上,浙江移動早在2024年便在杭州率先完成全球首個5G-A通感一體128T MetaAAU商用部署,通過獨有的超大規模天線陣列和混合波束成形技術,即使橫截面僅0.01平方米的無人機都能實現厘米級感知。這些“空中基站”成為低空無人機的導航燈塔,構建起城市三維空間的“信息高鐵路網”。
當下,迅蟻公司的快遞無人機日均運送量持續攀升,配送時效從小時級壓縮至分鐘級。當外賣騎手還在擁堵的高架橋上時,無人機已沿著5G-A網絡規劃的空中走廊,將熱氣騰騰的餐食送達用戶手中。
中國移動全國布局低空經濟新基建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堅實的數字底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移動正以技術創新回應國家戰略,在全國編織低空智聯網。
在安徽合肥,中國移動聯合省公安廳發布全國首個低空智聯網安全能力底座。通過5G-A通感一體化技術對低空全域目標進行泛在監視,該系統為合肥合翼航空的載人eVTOL飛行器提供電子圍欄和入侵預警功能,標志著低空監管技術完成從試驗場到商業運營的關鍵跨越。
南京龍袍街道的變革同樣矚目。南京移動部署的“空天地網”一體化系統,使控違巡查發生質變。無人機以毫米級精度掃描120平方公里土地,重點區域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巡飛,新生違建發現即處置,識別精度控制在2平方米以內。據悉,該項目還榮獲了“2025低空產業創新大賽”領航組優秀獎。
中國移動的5G-A網絡如同無形的經絡,鏈接著浙江的低空經濟生態。從大黃魚“飛天”到無人機外賣,從海島巡檢到城市空中交通,技術創新正在重塑產業形態與生活體驗。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這一國家戰略正在中華大地上生動實踐。隨著5G-A通感一體技術的深度應用,一幅“三百米低空暢行無阻,千萬種應用生生不息”的智慧圖景正徐徐展開。這不只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人類突破空間束縛的又一次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