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暴雨突襲河北隆化,通信中斷讓山灣鄉淪為“信息孤島”時,中電信應急通信公司與中通建設有限公司的應急和搶修隊伍挺身而出。他們以科技為刃、以擔當為甲,在洪水中搶通生命線,用行動詮釋了“通信守護者”的硬核力量。
災情告急 通信生命線急待打通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山灣鄉遭遇暴雨及洪水襲擊,當地通信網絡受損嚴重。這不僅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更讓搶險救災工作陷入“信息梗阻”的困境,因此打通通信生命線成為當務之急。
聞令而動 星夜兼程赴一線
關鍵時刻,中電信應急通信公司攜新研發的游牧式基站 “急云樞” 新質救援應急裝備,與中通服建設和河北電信應急隊伍并肩出擊,迅速集結力量馳援災區:
7月29日清晨,被稱為“通信急救先鋒”的游牧式超級基站設備率先抵達隆化縣山灣鄉鄉政府。該設備集成射頻模塊、回傳單元及邊緣算力引擎,通過衛星回傳與核心網互聯,具備快速部署、靈活移動的優勢。
設備到位后,技術人員當晚便冒雨展開前期勘測與線路鋪設。他們在瓢潑大雨中跋涉于泥濘山路,搬運設備、調試系統,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
經過連夜奮戰,7月30日凌晨,通過多臺游牧式基站接力傳輸,隆化縣山灣鄉政府及行政村全面恢復通信。這不僅保障了救援指揮部與前線隊伍的實時聯絡,更提升了救援物資調配效率,為后續救災工作搶下了寶貴時間。
科技賦能 硬核設備顯威力
本次救援的核心利器——游牧式基站“急云樞”,其“即插即用”的卓越性能在實戰中大放異彩:
采用一體化設計,將基站設備、電源系統及可升降桅桿集成于小型化室外柜中,重量較傳統基站減輕60%,相較于傳統應急超級基站動輒數百萬元的‘天價’,該款‘急云樞’游牧式接入系統單臺成本僅為其 1/20甚至更低 —— 相當于花 1 份錢,能備下 20 套應急通信‘保險,可通過小型貨車或人工牽引快速轉移,適應復雜地形。
憑借“多場景覆蓋、智能回傳、邊緣計算、快速響應”四大技術優勢,在極端環境下穩定發揮,成為破解通信中斷難題的關鍵。
堅守與擔當 架起希望之橋
從7月29日的緊急馳援到30日的通信恢復,中電信應急通信公司及中通服建設應急團隊在暴雨中連續奮戰,用無畏與專業創造了災害應急通信保障的“中國速度”。他們不僅修復了物理層面的通信網絡,更在災區與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傳遞希望的橋梁。
目前,中國電信應急通信團隊仍在災區持續進行網絡優化,全力確保通信穩定。這場暴雨中的堅守,再次證明:當科技力量遇上央企擔當,便能在災難面前凝聚起不可戰勝的合力,為生命護航,為希望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