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以“ALL IN AGENT”為主題的ISC.AI 2025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羅來君出席并致辭。
羅來君表示,全國工商聯人工智能委員會于去年12月正式成立,該委員會旨在引導民營企業把握時代機遇,凝聚行業合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協同治理。在大會現場,她就民營企業如何助力人工智能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胸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廣大民營企業要圍繞國家工作大局,聚焦“人工智能+”行動,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自覺將企業發展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緊密聯系起來,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項目,依托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創新、重大問題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更多“卡脖子”的問題。提升國家競爭力,掌握發展主動權,特別是在智能制造、綠色算力、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基礎創新轉化,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二是堅持“開放式創新”,促進成果加速落地。廣大民營企業具有機制靈活、貼近市場的絕對優勢,在創新攻克深度學習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要秉持開放普惠原則,積極參與建設人工智能的開源生態,主動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促進跨區域、跨領域的協作,共享技術成果與資源,普惠更多中小企業和個人,共同做大做強產業“蛋糕”。要打造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典型的示范場景,復制推廣標桿案例,讓創新成果加速在各行業落地深耕,推動產業生態更加繁榮,更有活力。
三是共繪“同心圓”,打造智能向善的治理體系。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要在兼顧安全和發展的基礎上,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安全作為底線要求,把普惠作為價值追求,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不斷提升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和公平性。廣大民營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強化網絡安全意識,積極構建國家網絡安全生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網絡安全產業集群,爭當互聯網安全的推動者、建設者和守護者。要在政府推抽指導下參與構建涵蓋技術研發、應用落地、安全防護的人工智能全鏈條的治理框架,打造一批具有引領性、示范性、國際化的標準規范,為人工智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建立“防護網”、扎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