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一系列居民消費數據和表現,再一次展示了中國市場的活力,也呈現出了新形勢下中國居民消費習慣發生的巨大變化。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和100.66%。
重慶兩江國際影視城的夜間實景演出,游客身著傳統服飾參與其中;天津中心城區百年歷史建筑中的咖啡館,大量游客靜享悠閑時光;北京慢閃公園吸引大量游客參與讀書會、音樂節……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市場研究部副主任張繼行則指出,“假期消費呈現明顯升級趨勢,新場景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我國消費需求升級個性化、多樣化的一個縮影。”
新的消費習慣,也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布局,誰能提早觀察到居民消費的變化趨勢并提前進行調整和適配,誰就能在新一輪的商業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并快速建立行業話語權。
露營、講座、派對廣受歡迎 精神文化消費進一步崛起
“五一”假期,北京文旅消費強勁復蘇,旅游收入、人數均超2019年同期水平,北京接待游客總量912.8萬人次,同比增長198.2%。
除了天安門、故宮、頤和園等傳統優勢景區依舊吸引大量游客到訪之外,多個新興休閑出游景區,憑借文化氛圍、社交氣質、強烈的參與感等,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位于北京西山的檀谷慢閃公園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景區之一。
與知名出版社聯名舉辦文學交流會、精選品牌組織好物市集、打造音樂節、舉行演奏會……假期期間,慢閃公園推出一系列時下最受歡迎的活動,游客中除年輕人之外,更有大量帶孩子感受文化氛圍的家長,也有前來享受陽光、感受慢節奏生活的中老年人。
“慢閃公園的氛圍很好,充滿了文化藝術氣息,讀書會、音樂會、藝術展,他組織的活動能夠把我從瑣碎的日常中拉回來,重拾生活更高級的意義。”一位帶孩子的家長表示。
“這里有新穎并且好喝的咖啡館、小酒館,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動,有很好的社交氛圍,非常好地緩解了當下年輕人不擅長社交又渴望社交的心理焦慮”,幾位聆聽音樂會的年輕人說到。
不管是公共開放的公園景點,還是居民身邊的社區,可以看到,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量中國居民已經逐漸擺脫物質稀缺時代單純追求物質滿足的消費習慣,開始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消費。相較于,單純去景區打卡拍照,他們現在更傾向于這類通過精心組織運營,給消費者帶來更高精神價值、提供更加開放包容消費場景的消費。
而慢閃公園之所以能夠表現突出,離不開他背后的打造者——京投發展,對全新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握和扎實實踐。
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出發 京投發展助推高技術行業走近居民
經歷了多年經濟高速發展,以及“95后”、“00后”等互聯網原住民的成長,我國大量居民已經跳脫了單純追求物質滿足的消費習慣,形成了新的消費特點。這些新的消費習慣,也深刻影響著國人買房安家的消費決策。
受此影響,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從消費者習慣的角度研發產品,但真正吃透消費變化趨勢,愿意摒棄房地產“高周轉”邏輯,主動放慢節奏的企業卻極其少有,京投發展是其中之一。
京投發展,作為國內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在TOD項目開發方面享有口碑,特別是在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一體化開發方面,為城市的非核心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能量,形成差異化優勢。
近年來,京投發展提早感知趨勢變化,轉型用戶型企業,主動引領有著高技術特點的TOD行業向居民切身體驗靠攏。
四月底,在京投發展·第五屆TOD創新論壇上,京投發展總裁高一軒的主題演講中提到的,當下消費人群更多地展現出“為當下消費、為自己消費、為精神消費、為意義消費”的變化,而我們所在的城市和項目,卻還是功能主義,缺少溫度和人情味,讓人無法體驗生活的美好。
洞察到這樣的社會問題,京投發展結合TOD領域的硬核技術積累,用符合時代趨勢的觀念為TOD行業帶來新的思路。
京投發展耗時多年打造出了北京西部網紅級休閑度假業態——慢閃公園,成為了企業一個標志性產品,在五一期間大放異彩。
而對于企業本身,慢閃公園也形成了一個具有實踐功能的“萃取器”,讓京投發展可以攜手有著共同理念的消費品牌,與消費者一道,在這里用慢下來的方式孵化新場景、新品牌,不斷打磨出更好的場景,并有機形成京投發展慢閃思維,拓展延續到京投發展更多的TOD項目中。
多年來的實踐,京投發展,依托慢閃思維為北京西部潭柘寺片區較為沉寂的生活場景注入新的活力,帶動旗下大量項目形成高曝光和高吸引力,更為當下城市居民帶來一個滿足高層次生活、消費需求的好去處,在當代消費者心目中,成為繼阿那亞、麓湖后又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品牌。
去年北京樓市最受關注的東壩北熙區項目,就是京投發展慢閃思維的又一力作,極高的關注度和市場熱度,再一次印證了企業產品思路的正確性和前瞻性。
打造好產品離不開對消費者需求的準確認知,更離不開創新思路、用心打磨的勇氣和耐力。在TOD創新論壇的記者提問環節,京投發展總裁高一軒在回答有關慢閃思維中“慢”的特點與房地產快節奏的矛盾時,指出“堅持做對的事情,變現不是問題。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研發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東西,變現就是一瞬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