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劇烈的太陽活動影響,12月1日晚,我國黑龍江、新疆、內蒙古、北京、河北等多地驚現美麗極光,不少攝影愛好者都幸運地觀測到了這一罕見現象。
極光是太陽風和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的。當太陽噴發出的帶電粒子以非常高的速度撞向地球時,地球的磁場會把它們吸引到南北兩極附近的高空,并和大氣層中的分子或原子發生碰撞,進而引起的激發和電離現象就是極光。
極光的強度可用地磁活動的強度(KP值)來衡量。12月1日晚,中國氣象局發布預警,11月30日至12月2日之間將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監測發現,本次極光現象的實際峰值接近“特大地磁暴”,進而帶來一場“極光盛宴”。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表示,極光雖然常見于高緯度地區,比如新疆、黑龍江的最北端地區,但如果太陽活動特別劇烈,極光出現的范圍會擴大。
今年11月6日凌晨,我國有過一次多地爆發極光,且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綠色極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一輪極光現象在12月1日上演,且可見范圍更大,實屬罕見。
“這一次太陽打的‘噴嚏’更大,一大群帶電粒子向地球奔來,終于在近日陸續到達了地球,一場罕見的‘極光秀’在我國北方多地上演。”修立鵬形象地說。
12月1日晚7點至9點,黑龍江星空攝影師劉成山一行4人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多克多爾山對本次極光現象進行了觀測。
“晚7點剛過,我們的相機鏡頭里開始出現紅色小火苗,且在逐漸變大,我們意識到這就是極光。在持續拍攝過程中,極光面積逐漸擴大,也越來越亮,變得肉眼清晰可見,上方是紅色,下方有一點點綠色,非常漂亮。”劉成山說。
北京的懷柔、門頭溝也罕見地記錄到了本次極光現象,這也讓“北京極光”話題沖上熱搜。
北京星空攝影師浦石在北京懷柔長哨營滿族鄉連續觀測了4個小時。“晚上7點半左右,在相機里看到了第一縷極光,8點左右肉眼可見,能看到極光的累計時長大概1個半小時。”浦石感慨地說,“雖然很辛苦,但也很激動,不僅是因為親眼看到了美麗的極光,也是第一次在北京這種中緯度地區看到并拍到,真是很幸運。”
修立鵬表示,極光的出現和太陽活動密切相關,太陽活動越劇烈,極光出現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本輪太陽活動周期可能會在2024年至2025年間達到峰值。這期間極光爆發概率會超過平常年份,這也意味著北方地區的人們看到極光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