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海洋意識,開闊視野,開發想象力,激發學生對學習海洋科學知識的興趣,拱墅區科協在 2022年全國科普日暨拱墅區科普宣傳周活動期間組織開展“科普助力雙減 點亮科學夢想”——海洋科學家進校園科普系列活動。9月13日,杭州市拱墅區科協聯合杭州市啟正中學邀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浙江省青年高層次人才協會副會長丁巍偉,為學校師生開展關于“科普助力雙減,點亮科學夢想”的講座。現場學校師生500人參加。
在講座的最開始,丁巍偉介紹了自己所在第二海洋研究所涉及的科學研究,科普了熱液生態系統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在做好鋪墊后,他著重向同學們介紹了此次帶領他們開啟北極之旅的秘密武器——雪龍2號。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該船長度122.5米,排水量1.4萬噸,定員90人,具有PC3級的破冰能力……它的設備先進程度之高,是極少數國家才能做到的。
丁巍偉研講述了他們在北極考察時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作業環境十分艱苦。他們遇上了歷年北極調查的最低溫度,作業區全部8成冰以上,10成冰超過50%。觀測之路的艱辛包括了設備的磨損,設備的回收,艱苦的甲板工作等等。盡管如此,科學家們還是排除萬難,探索未知。丁巍偉這樣說道:“中國科學家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接著,丁巍偉介紹了熱液探測的各種裝備以及探測的初步結果。他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張張有趣的圖片,如北極熊、極光、冰虹等種種航路上的美麗風光。在展示了極光的照片后,丁巍偉提問:“有沒有同學知道極光是如何形成的?”此時有一位小同學舉起了手臂,他流暢地回答了問題。丁巍偉夸贊了此位小同學豐富的知識儲備。最后在同學們的一聲聲驚嘆中,丁巍偉展示了航路上科學家們的生活照片,讓同學們了解到了科學家們豐富的日常生活。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還沉浸在奇妙而神秘的海洋世界里。此次活動點燃了同學們愛海洋、愛科學的熱情,堅定藍色信念,增強了善待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和責任,為建設海洋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 盧曉 來源: 拱墅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