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今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包括月球科考基地建設在內的航天重大工程。
吳燕生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 10 年,中國航天進行了 274 次發射,黨的十九大以來的 5 年,進行了 192 次火箭發射,占長征系列火箭發射總數的 43.2%。
談到正在建設的中國空間站,吳燕生介紹說,今年年底將發射天舟 5 號貨運飛船和神舟 15 號載人飛船,實現 6 名航天員同時在空間站工作。吳燕生說,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對現役運載火箭進行更新換代,延續新一代的載人運載火箭和重型運載火箭,使中國航天發展的舞臺更大更好。
吳燕生還談到了將要繼續實施的航天重大工程,“我們將進行載人月球探測、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設、火星采樣返回、實施小行星探測等,通過這些重大工程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p>
此前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總師姜杰院士透露,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將使我國具備 2030 年前載人登陸月球的能力,并為后續月球科考與開發、深空探測及空間資源利用打下基礎。
IT之家了解到,據上個月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顯示,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已獲國家批復,目前進展順利。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這 3 個任務將在未來 10 年之內陸續實施。其中,嫦娥六號是嫦娥五號的備份,具備采樣返回的功能,它將前往月球背面執行任務。
“嫦娥六號產品基本上已經生產完畢,考慮到為了對月球能有更好的認知,結合嫦娥四號第一次到月背,因此經過前期的工程師、科學家論證,我們也考慮到了月球的背面采樣返回。”劉繼忠介紹,探月工程四期目前進展順利,嫦娥七號正在研制中,后續將對月球南極進行探測,還將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