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sLAB與系統集成商MIFCOM合作編寫了大規模的Intel Raptor Lake分箱報告。
此分析基于華碩主板實現的性能預測模型。該系統能夠根據每個處理器的電壓/頻率曲線確定分檔電位。雖然這個數字無法在SKU之間進行比較,但它顯示了大型數據集中功能較多和功能較弱的芯片的分布。
這里有一個提醒,伊戈爾幾周前已經分享了關于英特爾酷睿i9-13900K和KF CPU的報告。新報告特別關注Core i7-13700K和i5-13600K型號及其KF變體。該站點共同共享480個Raptor Lake處理器的數據,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Raptor Lake CPU測試。
Intel Core i9-13900K & 13900KF,來源:Igor'sLAB
所有六個第 13 代酷睿 K 系列 CPU 均基于名為 B0 的同一芯片,具有多達 8 個性能內核和 16 個高效內核。如果只有一個性能核心無法正常工作,則該芯片不能用于酷睿i9或酷睿i7 SKU。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高效內核,此類CPU不能用于Core i9 SKU。
生產分檔更進一步,因為英特爾也在測試集成顯卡。如果 32 個執行單元中的一個內核無法正常工作,該處理器將成為完全禁用 GPU 子系統的 F 變體。
Igor'sLAB共享的數據集中在V / F曲線上。需要較低的電壓才能達到所需的頻率,較高的“硅預測”分數適用于CPU。
Intel Core i7-13700K & 13700KF,來源:Igor'sLAB
Intel Core i7-13600K & 13600KF,來源:Igor'sLAB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只分享了 6 個英特爾 K 系列 CPU 中每個 CPU 的總體 SP 分數。該站點還分別提供性能和高效內核的 SP 分數,因此請務必查看該數據。
結論是,英特爾顯然阻礙了Core i9-13900K CPU,用于剛剛發布的Core i9-13900KS CPU,提供高達6 GHz的開箱即用時鐘。用于超頻的最佳芯片似乎是平均SP得分最高的Core i9-13900KF型號。該網站指出,即使使用Core i5芯片,用戶也將內存超頻到8200 MT / s應該沒有問題,因為即使SP得分為72,這種頻率也可以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