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智能穿戴的普及,智能產品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剛需,并且價格正在不斷下探,幾百塊錢也能買到入門級的智能手表,那么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產品,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智能手表呢?
1 1000元以下
千元以下智能手表在功能上都偏入門,在功能上會有一定的側重點。
華為WATCH FIT系列采用方形表盤設計,其中2是華為去年的新款,內置97種運動模式,支持有聲健身動畫、跑步、騎行、游泳等7種常用模式,內置GPS、北斗、GLONASS、Galileo、QZSS五大衛星系統,戶外運動結束后可精準生成運動軌跡。
小米Watch Color2有一鍵開啟運動模式的專屬SPORT按鍵和內置的高雙頻GNSS芯片和多通道PPG生物傳感器,能夠支持GPS、北斗、 GLONASS、 Galileo四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同時定位,配上實時配速等優化算法,不能夠更快更準確記錄運動數據。
2 1000-2000元
這個價位更多推薦小米、OPPO等品牌,以及華為的部分產品。
小米 Watch S2是去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款,在外觀上采用了純平表面設計,擁有46mm和42mm兩各個尺寸,整體更時尚精致。并且除了搭載的基礎功能外,它還能夠測量身體成分,用戶只需要佩戴設備,就能像測試心率一樣,測試身體的體脂率、骨骼肌等健康數據,帶來更便捷的檢測功能,幫助用戶實時掌握減脂效果。
小米 Watch S1系列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其中S1 Pro是S1的升級版,增加了常見于機械表的表冠便于操作,功能上也進一步完善,不僅帶來了更加精準的數據監測能力,還首次加入了溫度檢測功能,并且能不再依賴手機APP用戶也能在手表上手動開啟全天候健康監測,在手表上也能直接查看30天內的監測記錄。
OPPO Watch 3系列首發高通驍龍W5芯片,工藝從上一代的12nm提升到4nm,不僅支持100多種運動模式,包括新的網球模式,還帶來更全面的健康管理,而Pro版本還支持全天候血氧檢測、心血管健康評估、支持ECG心電圖分析。
除此之外,還有各方面都是“Pro”配置的華為WATCH GT 2 Pro也非常推薦大家入手。該款產品采用了鈦合金,支持100+種運動模式,并新增了滑雪模式、高爾夫練習模式,最重要的是它還能支持血氧飽和度監測、全程睡眠質量監測、心率監測、7×24小時壓力監測以及自主心臟健康管理等。
在健康監測上,dido非常值得推薦,旗下的G28內置了第5代 人機雙頻交互 ECG+PPG混動導聯技術,通過雙探頭傳感器和智能精準算法,使得它可以降低測量時的外界干擾,將心電測量精準度提高160%,無論是心率、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或是各項運動數據,都能為佩戴者提供更高精度的數據參考。
3 2000元以上
如果想要更全面的滿足消費者與行業對于智能可穿戴產品的“進階”功能使用需求,2000以上能夠很好地滿足我們日常的大部分使用所需,這也使得2000-3000元成為了各大廠商的“兵家必爭”價位段。
在這個價位下,蘋果Apple Watch Series系列可以說是蘋果用戶的首選產品了。去年在秋季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Apple Watch S8,整體功能雖然與S7相差不大,但新增了全新的車禍監測功能以及溫度傳感器,同時有一個新的低電量模式功能,通過關閉一些功能可使電池續航延長一倍,這也代表著原來的18小時續航將可能延長至36小時。
在去年,華為也陸續發布了被譽為“智能手表顏值天花板”的華為WATCH GT 3 Pro陶瓷版和華為WATCH GT 3 Pro鈦金屬表帶版,使其從另一端沖擊高端市場,并強化華為在用戶群體中的影響力。該款手表搭載了1.32英寸的AMOLED高清彩屏,采用3D旋轉表冠,新增全新ECG按鍵,兼顧經期監測、血氧監測等健康檢測功能,續航上也能達到最高14天的續航,完全滿足我們的日常所需。
同時,華為WATCH Buds是華為旗下首款耳機與手表二合一的手表新品,采用高集成度整體架構設計及定制小型化的精密器件,使它能夠將一對超輕的耳機完美置入手表當中。同時,它也繼承了華為手表的多項智慧功能,使其成功帶給我們1+1>2的輕便使用場景與多項智慧體驗。
這個價位下,像是Amazfit 躍我也是值得考慮的品牌。
預算更往上的話,佳明、高馳以及頌拓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像是佳明fenix 7X搭載了雙頻五星系統,支持五種全球衛星系統和雙頻搜星頻段,能同時搜索多重衛星系統并且自動優選合適組合,快速定位的同時功耗更低,加上內置的ABC傳感器,可以準確獲取當前的海拔,環境氣壓和航向,助我們在運動上能發揮出更好的表現。
綜合來說,在我們選購智能手表時主要看我們自己的需求,無論是功能還是預算,還是得根據實際出發進行選購,然后通過價格、產品功能和參數進行綜合比較,做好減法、篩選,就能挑選出最適合我們的智能手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