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本站最近全新推出了一檔欄目名為《數碼柳葉刀》,這是一檔真人出鏡的拆機欄目,不僅可以讓大家了解手機的內部結構,還為小白拆機帶來了指導性建議以及拆機避坑方案,讓你拆機不再踩雷。
在前幾期,我們成功拆壞了小米13、榮耀80 GT以及本期的Redmi K60。之所以要拿Redmi K60單獨再寫一篇文字類拆機報告,主要是由于這款產品最近的爭議比較大,市面上傳出了很多“不良心”“不厚道”的尖銳詞匯。對于很多口嗨的小伙伴這就是一句無心的話,但這能給很多想買這款產品的朋友帶來顧慮,畢竟藏在蓋板下面的硬件核心誰也看不見。基于此,我們還是忍痛拆了Redmi K60,用事實證明這款手機沒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
經典三段式結構,還是工模味道
Redmi K60這款產品其實非常好拆,稍微給后蓋加加熱就能掀起來。拆開手機拆開手機后殼,可以看到Redmi K60采用了經典的三段式結構,上半部分集成了攝像頭系統以及核心處理器,中間為電池、無線充電模塊、散熱系統,下半部分為馬達排插等配件,整體沒什么驚喜,做工還算工整,僅僅是與同價位的安卓手機相比。
我們從上半部分開始看,上半部分所集成的硬件最多也最復雜,整個主板、攝像頭附件都擠在了狹小且臃腫的空間內。先來看主板,處理器上層是LPDDR5運存,運存下方是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在運存與主板之間涂抹了一層非常薄的導熱材料。
根據Redmi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Redmi K60采用了面積為5000mm2 的VC液冷散熱方案,擁有立體復合散熱結構,分別為10個智能溫控傳感器以及17層立體散熱空間,搭配6933mm2的高功率石墨,導熱系數提升15%,處理器的左邊是UFS 3.1閃存芯片。
以上便是Redmi K60的性能核心,在我們的實測之中,Redmi K60的安兔兔的跑分成績為1082691分,3DMark Wild Life EXTREME成績為2747分,雖然談不上有多出色,但是可以基本滿足大家的需求。
在《原神》性能實測中,Redmi K60的平均幀率為57.3幀,由于是畫質全開,所以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了卡頓、掉幀的現象,但驚喜的是沒有出現大幅降頻,雖然Redmi K60在測試中的表現談不上出色,但還算不錯。
OV64B當主攝,多少有些不專業
在上半部分還有大家關心的一大部分,那便是Redmi K60的影像系統。拆開后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該機的后置方案,三枚鏡頭分別為64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鏡頭。
主攝鏡頭傳感器來自豪威,型號為OV64B。此外,該機還支持OIS光學防抖還支持EIS防抖功能,以及小米影像大腦2.0,讓我們一起來看看Redmi K60的實拍表現如何吧。
主攝樣張主攝夜景樣張
通過樣張我們不難看出Redmi K60在白天的拍攝能力還算不錯,拍攝時開啟了AI相機,可以智能識別拍攝場景,根據拍攝場景,增強場景的飽和度、對比度、氛圍感。但是在夜間拍攝或是暗光場景下存在著一些不足,由于處理器尺寸的問題,天空有一些噪點,對于高光的壓制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5500mAh大電池,快充是短板
看完第一部分我們再看看第二以及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Redmi K60的5500mAh大容量電池,采用了快拆設計更方便更換。采用了單電芯設計方案,規格為5500mAh。支持67W有線快充,30W無線充電,這是Redmi首款采用無線充電的產品,在充電方面相比較以往實現了較大的跨越。
在實際測試方面,我們發現Redmi K60的續航能力確實強悍,但是在快充方面稍顯遜色,在經歷了5個小時的測試后,手機仍有61%的剩余電量,能為大家提供不止一天的續航時間。但在快充上,我們測試了三十分鐘,這塊電池也僅僅充電到了66%。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Redmi K60的下半部分。下半部模塊集成了底部揚聲器、麥克風、以及Type-C模塊,以及X軸線性馬達。
在馬達方面,Redmi K60的供應商為源自瑞聲科技,體積并不算很大,大家也能想象得到小體積振動馬達的震動效果如何。
筆者有話說:
綜合售價來看,Redmi K60的性價比真的不高,機身內部做工也稍顯草率。在性能方面也不是非常能打,僅處在了同級別中等的水平,可能Redmi官方也發現了問題,最近Redmi K60系列售價大幅下降,依然使用了低價換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的做法,這顯然是對自家產品力不自信的另一種映射。雖然Redmi K60有2K屏幕,但是我依稀記得在Redmi K50至尊版發布的時候盧總才剛剛說過,1.5K屏幕一定會成為未來屏幕的主流,才過了一年就放棄了1.5K賽場,如此前后矛盾的做法可能也表明了Redmi內部在產品設計初期的搖擺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