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紅藍(INTEL和AMD)的2023年年度旗艦,i9-13980HX和銳龍9 7945HX在沒上市前,業內的各種討論之聲就不絕于耳,討論的核心則是兩方陣營擺出證據到底誰性能更加強大。
對于這種虛幻的爭論,筆者始終堅信眼見為實,近期隨著搭載i9-13980HX和銳龍9 7945HX頂配機型紛紛上市,為了給大家的爭論畫上一個句號,筆者對兩款機型進行了實際跑分實測。
i9-13980HX/銳龍9 7945HX"身份信息”
作為各自陣營的新一代旗艦,在正式進入PK之前,我們先來通過CPU-Z來對兩者的身份信息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
從CPU-Z中的身份信息來看,酷睿i9-13980HX基于Intel 7制程工藝打造,擁有24核32線程,其中8個為性能核,16個為能效核。性能核睿頻可達5.6GHz,能效核睿頻可達4GHz,三級緩存36MB,基礎TDP為55W。
銳龍9 7945HX則采用臺積電5nm制造工藝,16核心32線程,而且是全大核心設計。頻率方面,基準頻率2.5GHz,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4GHz,默認TDP為55W,可配置功耗區間為55-75W。其二級緩存16MB,三級緩存64MB,二三級緩存共80MB。另外它內置了AMD Radeon 610M顯卡,共2組GPU計算核心,頻率2200MHz。
i9-13980HX/銳龍9 7945HX跑分實測
針對于i9-13980HX和銳龍9 7945HX的跑分實測,我們還是選擇了最常用的Cinebench R15、R20和R23,先來看看i9-13980HX的表現。
CINEBENCH測試標準下,CINEBENCH R15多核5026、單核303;CINEBENCH R20多核12173、單核814;CINEBENCH R23多核32010、單核2143。從評分可以看出,酷睿i9-13980HX相對上一代多核性能提升平均達到40%左右,單核性能提升平均約6%左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銳龍9 7945HX的整體表現,Cinebench R15中,測試得到多核成績為5724、單核成績為307;Cinebench R20,測試得到多核成績為13741、單核成績為749,表現同樣非常給力。Cinebench R23,測試選擇默認,也就是連續測試10分鐘,最終得到多核成績33713、單核成績1921。
i9-13980HX(單)i9-13980HX(多)銳龍9 7945HX(單)銳龍9 7945HX(多)Cinebench R1530350263075724Cinebench R208141217374913741Cinebench R23214332010192133713
從對比數據可以看出,在單核表現上酷睿i9-13980HX更有優勢,而在多核成績上銳龍9 7945HX更加有優勢,這個原因在于英特爾酷睿i9-13980HX雖然擁有24核32線程,但采用的是8大核+16小核的設計,而銳龍9 7945HX采用的是16大核設計,測試數值上更加就說的通了。
在此基礎上,我們也找到了如今搭載銳龍9 7945HX和i9-13980HX不同所有機型的Geekbench 5測試成績,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將所有的單核和多核成績取平均值進行對比,Geekbench 5中,銳龍9 7945HX和i9-13980HX的單核成績分別為2061、2154;Geekbench 5中,銳龍9 7945HX和i9-13980HX的多核成績分別為18685、19355;從Geekbench 5整體平均值來看,無論在多核還是單核成績上酷睿i9-13980HX都要更加出色。
可選機型推薦
實際上如果在兩者之間二選一,很難絕對的說出誰更優,因此從選購的角度來說只能從主觀的角度出發,筆者本人更愛酷睿系列+RTX40系獨顯的配置,因此,如果是筆者本人來說,首選ROG槍神7 超競版,i9-13980HX+RTX4090+液金導熱+240Hz刷新率的組合已經是當前筆記本陣營中到底的配置,22999元的價格也十分具有性價比。
如果你是AMD的粉絲,個人推薦同樣是ROG旗下的魔霸7 Plus超能版,除了處理器外,整體的配置幾乎相同,不過,如果不著急使用的話,可以蹲一下618大促,價格上應該還有小幅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