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今天發布了該公司的2023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報告顯示,微軟第四財季營收為561.8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518.65億美元相比增長8%,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10%;凈利潤為200.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67.40億美元相比增長20%,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23%;每股攤薄收益為2.69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23美元相比增長21%,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23%。 微軟第四財季調整后每股收益和營收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但對2024財年第一財季營收作出的展望則未能達到預期,從而導致其盤后股價大幅下跌近4%。
財報發布后,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執行副總裁兼CFO艾米·胡德(Amy Hood)、首席會計官愛麗絲·卓拉(Alice Jolla)和副總法律顧問基斯·多利弗(Keith Dolliver)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eith Weiss:薩提亞,你提到說,在同所有客戶的交談中,他們都詢問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何時能開始助力他們的業務,公司是如何回復他們的,什么時候微軟會在市場上發布相關產品,客戶什么時候能夠開始使用該產品?
艾米,投資者應該如何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毛利率?我了解公司為此投入了很大的資本支出,可否請管理層展望一下基于該業務的各類解決方案的最終毛利率區間?
薩提亞·納德拉:我們同客戶的交流中所談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展望主要有兩個層面。
一是獲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價值的最方便路徑是采用某些解決方案,比如GitHub Copilot(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編程輔助工具),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款服務于各類公司軟件開發者,并且在使用中可以不費腦筋地提升工作效率的產品,無論客戶從事銀行業,零售業,還是軟件業,從我們測試的數據中和采用程度方面,都有非常不錯的成績,用戶對于微軟365 Copilot(為Microsoft 365應用和服務提供人工智能驅動)產品的熱情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同客戶的交流中,首先談到的還是公司內部對于Copilot功能的部署,包括Sales Copilot(通過訪問業務數據,涵蓋了銷售人員使用的所有工具),M365 Copilot(微軟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等,幫助客戶最大限度利用水平工具鏈的價值。
此外,我們還利用這些產品的底層邏輯,推出了首款技術棧產品,Copilot Stack,這款產品我們在開發者報告會提到過,加上Azure的支持,令包括穆迪在內的一些公司能夠開發適合自己員工使用的Copilot系統。我們希望助力客戶在使用Azure AI(為開發人員和數據科學家設計的人工智能服務組合)之外,研發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并且這些應用是可以快速開發出來的。
以上提到的兩點就是我們同客戶確認的,希望他們能夠利用該技術助力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率,我們也愿意提供微軟的資源來加速這一目標的實現。
另外我想說的一點是,微軟的云服務和云數據也將讓推動這一進程,對于相關的擴散周期而言,我們所打造了一套新的云測算工具顯示該技術采用的速度越來越快,這也得益于我們之前在云服務上的一系列準備。
艾米·胡德:關于毛利率的問題,我想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業務的推進,其毛利率會出現同云業務相類似的過渡性的變化。另外,毛利率也會受到工作載荷的影響,同云業務相類似,工作載荷也會有不同。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此前也談到過,通過利用一個共享平臺,我們起始點不同,因此,相比于上一次,這有助于我們能夠更快地提升毛利率。
如薩提亞所言,我們也期待這一技術的采用率曲線的斜率也會更大,你也觀察到了,我們的資本支出在四季度和一季度出現加速增長,以及公司對于今年全年的展望。
另外,我們需要克服這些過渡所帶來的影響,實現2024財年的同比目標,主要是運營利潤率1個百分點的提升,我們之前同比持平的展望考慮了使用周期方面的變化,但如果不計這方面因素的話,我們能夠實現運營利潤率1個百分點的提升。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聚焦滿足需求增長曲線,聚焦完成過渡期和毛利率的增長,兌現運營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