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商報報道,歐洲全力打造半導體產業鏈,不過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這是達到2030年市占率翻倍至20%的目標的一大障礙。
報道稱,根據普華永道旗下的戰略咨詢公司思略特(Strategy&)的研究,歐洲在2030年前還需要35萬名員工,才能達到芯片市占率翻倍的目標。
當地時間7月25日,歐盟理事會批準了旨在加強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統的法規,即《芯片法案》,完成了決策程序的最后一步。
據悉,《芯片法案》旨在為歐洲半導體領域工業基地的發展創造條件、吸引投資、促進研究和創新,并為歐洲應對未來的芯片供應危機做好準備。歐盟將募集430億歐元公共和私有資金(其中33億歐元來自歐盟預算),目標是到2030年將歐盟占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翻一番,從現在的10%增加到至少20%。
但人才短缺的問題成為歐洲各國發展半導體的一大障礙。
英特爾(Intel)今年6月獲德國政府承諾補貼99億歐元在馬格德堡(Magdeburg)興建晶圓廠,預計將雇用3000名員工。據估計,英特爾設廠將需要近2萬名員工。
歐洲最大半導體聚落在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Dresden),英飛凌(Infineon)、博世(Bosch)、格芯(GlobalFoundries)最近在當地設廠或擴建,臺積電也計劃設廠。